浅析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和演唱风格

2022-10-25 14: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和演唱风格》,欢迎阅读!
蒙古族,浅析,民歌,特点,风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和演唱风格

作者:东红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7年第06

摘要: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色都不尽相同,而民歌也都具有了最鲜明的文化特色。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而蒙古族民歌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蒙古民歌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再加上与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历史文化的差异,从而具有了自己的民歌风格和民族特色。因此,本文对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和演唱风格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并做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蒙古民歌;特点;长调民歌;短调民歌;演奏风格

民歌,是人类文学艺术的源头。它对于整个文学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它又是异于其他各种文学艺术,而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式。在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有一朵绚烂的艺术奇葩,这就是蒙古族民歌。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这与内蒙古地域广阔,地处草原有关。蒙古地区又被称为歌的海洋,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听到优美动人的歌声。蒙古族民歌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世代相传和积淀,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艺术,而且是灵魂和精神,是智慧和聪明。在这里仿佛创造了一个永恒,使其代代相传,永不断绝.而这些给后人的凝聚和生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主流和代表。蒙族族民歌最显著的音乐特点大致分为长调短调两大类。 一、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字少腔多,高亢悠远、且拖腔悠扬、舒缓的歌曲。长调歌曲在旋律上来看,乐句气息悠长,气势连贯,旋律起伏很大,音域也比较宽广。从节奏上来看,一般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可任意发挥,强弱的关系也不明显,歌曲虽有小节线划分,但实际演唱起来并不受限制,往往在一些地方运用延长音,使音乐更加连绵不断,意韵更浓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在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听到了嘹亮悠远的乌日图音道《辽阔的草原》;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999388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