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教学反思

2022-10-11 13:24:0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感而发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有感而发,反思,教学

《写作有感而发》教学反思



吝店一中 张兰英



一师一优课的晒课活动在我校有声又色的进行着,我也积极参加了这次录课晒课。录制完这节课,我感触很深。从教十多年来,这是我第一次把作文当做示范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充分的认识到写作的确要有感而发。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首先是一节作文指导课,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引导上。得在一次培训时,一位老师说:“我们无法告诉你们怎么做,但我们愿意同你一起探讨该怎么想”。这节课就在“同学生一起探讨该怎么想”上下了功夫。我们一向



人能写出好文章,首先得有思

想,而后才是占有材料,具有一定的写作技巧。而我们平时的很多作文教学,往往与之相反,老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巧训练上,忽视了让学生想——思维训练。我的这节课则致力于学生“想”的训练,学生在老师的

下,先回顾了自己在新学校新

班级感受最深的事,再通过阅读例文冰心的《往事》,对例文及平时所读课文的结构进行整理,得出了《写作有感而发》这类文章的大致的写作思路:叙事---写感—明理。通过想,整理思绪,从而加深了对人生的感悟及对写作本身的感悟,水到渠成的进入了良好的写作状态。感悟是认识的提高,是思考的深入,也是情感的升华,学生“情


动于中而形于言”,写出一篇篇文情并茂的小文章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在这节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写作训练课。学生在一堂课上,是否成为主体,不仅仅要看学生的所谓“活动”占一堂课时间的比例大小,更要看他们是否成为“思维”的主体。语文课,首先是思维训练课,写作课尤为如此。这堂课,我不但照顾到学生思维的量,而且照顾到学生思维的质。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能自觉地思维,积极地思维,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思维。 所以我先引导学生在我们学校中那些地方值得学生去写,而且感悟最深。例如宿舍、餐厅、操场、教室以及学校的道旁树、教室门前的两棵雪松。然后利用图片再给学生展示我们学校的景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由情入景、由表入里地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我不断地给予即时的评价与激励,让学生运用联想对比等方法,在议、思、读、思、写的过程中取得感悟,形成思维的成果。王翠颖同学写到:绿茵场上跃猛虎,碧水池中滕蛟龙。体育课上,我们尽情的玩耍,所以我们都特别喜欢体育课。篮球,让我拼搏;篮球,给我力量;篮球,赐我激情。在球场上,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应战,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团结就是力量。上学期,我们学校举办了各科知识竞赛,我们班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很多荣誉,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每次走进教室,我们都能看见那面荣誉墙,所以赵楠同学就写到:刚进我们的教室,你就会看见我们的荣誉墙,这是我们同学集体劳动的结晶,看到这面墙,我就想起了那次竞赛,我没有参加,但是当正式选手上台时,评委老师报的每道题我都会时,我非常懊悔我没有参加比赛。


我下次一定要积极的参加各种活动,为班级拿下荣誉。我相信,有付出,一定就会有回报。但是,每当我看到荣誉墙时,我后悔不已呀! 看到学生由会的不多到会的较多,学生由知之甚浅到知之较深。而学生的会与知并不是老师直接传授的,而是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的,教师的角色,也较多地转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而这正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三,这堂课在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较好地把握“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其探索之一。本堂课中,我较好地把人文性与工具性整合在一起,二者并没有让人感到有主次先后之分。在掌握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把真善美的熏陶与之合二为一,阅读《往事》一文,既是提高分析能力,整理写作思路的过程,也是培养人高尚情操,提高对生活认识水平的过程。努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与读写训练融为一体是其探索之二。一切训练都是一种学习行动。我通过不断的引导与激励,让学生在讨论思索中,即学习的“行动”中接受美与善的熏陶。正因为是“熏陶”,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渗透”在训练之中的而非强加的。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自信心,是其探索之三。因为与自信心是写作成功最重要的“内驱力”,而这恰恰是写作课中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的重点。过分强调技巧训练与材料搜集而忽视这一“内驱力”的激发,是写作教学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没有内驱力,学生就不会更不愿去主动思考,去主动挖掘生活经历中的素材,这正是学生把作文视为畏途,大量产生千人一面平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ae2cc7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