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2022-07-25 13:0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欢迎阅读!
文言文,原则,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一、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要遵循三个基本要求,那就是要做到“忠实原文”(信)“表意明确”(达)“简明优美”(雅)

“忠实原文”就是要做到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不能遗漏,也不能多余,要求字字落实。

“表意明确”就是要做到翻译出来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 “简明优美”就是在翻译文言文时用简明、优美并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二、 文言文翻译的方式

文言文翻译的方式通常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易记住词义,可以积累文言词汇,感悟古人写作习惯。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要能做到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 三、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

在文言文中,由于古今词汇量的不同,古人用许多单音节词表达了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意思,并且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使用了很多特殊句式。因此,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应学会一些翻译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四字法”,即“留”“补”“删”“调”等。 1.

“留”,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保留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远调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2.

“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使译文通顺、明确。例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竟然很是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确。 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2011年武汉市《三国志·是仪胡综传》 ——孙权把(吕蒙图袭关羽)这件事拿来问是仪,是仪认为这个计谋好,就劝孙权听他的。

“权以问仪”中省略了“之”,即“权以之问仪”,翻译时要注意补出来。


3.

“删”,就是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例如: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这句话中共有八个“为”字,翻译时只需要保留第一个即可,其余省略不翻译,这样反而显得简洁利落。

文言句子中,有一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者为语气助词,或者表示停顿,或者是凑足音节,或者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也应该删除。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句中“之”是帮助宾语前置的,不翻译。这种省略原文不翻译的情况虽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4.

“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例如: 屠惧,投以骨。《狼》

——屠夫害怕,就把骨头扔给狼。

句中“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翻译为“把骨头扔给狼”。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

“歌于途”“休于树”状语后置,应调整为“于途歌”“于树休”。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2011年泰州《苏秦之楚》 ——楚国的粮食比宝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

“贵于玉”“贵于桂”,应调整为“比玉贵”“比桂贵”。 四、 关注五个重点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除了把握“忠实原文”“表意明确”“简明优美”的翻译要求,掌握“留”“补”“删”“调”等四种方法外,还需注意以下五个重点。

1. 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例:

“临”有多种解释:① 靠近;② 面对;③ 来到,到达;④ 快要,将要。 临溪而渔——“临”译为“靠近”“在……旁边”; 执策而临之——“临”译为“来到”“到它跟前”; 临表涕零——“临”译为“面对”。 2.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例: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驱使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

“策”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用鞭子打,驱使”。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桃花源中来来往往的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人。


“往来”“种作”都是动词活用作名词,应译为“来来往往的人”“耕种劳作的人”。

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2011年连云港《晏子春秋》 ——我听说喜好贤良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

句中的“乐”“哀”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应译为“喜好”“怜悯”或“以……为乐”“以……为哀”。 3.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例: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

句中“……孰与……”是固定格式,应译为“与……相比……”。 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句中“如……何”是固定格式,意思是“把……怎么样”。 4. 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译出其句式特征。例: 何陋之有(《陋室铭》 ——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帮助宾语前置,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即“有何陋”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都在这里聚会,欣赏景物产生的心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多会于此”,状语后置,译为“都在这里聚会”,“得无……乎”表反问语气的固定句式,译为“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5. 修辞知识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互文等。具有这些特点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方式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例: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胜利归来。 这两句既是对偶又是互文,“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互相渗透,合指兼顾。在翻译时,上下句的意思都要互相兼顾。 文言文翻译,可用下面的歌诀指导: 忠实原文,不违原意; 掌握实词,活用虚词; 辨析词义,弄清语序; 遇到难句,前后联系。

总之,以上几个环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翻译时,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应用,以达到最佳、最准的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b683447b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