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公文写作知识(三)——报告的写法

2022-07-25 18:0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机关公文写作知识(三)——报告的写法》,欢迎阅读!
写法,公文,机关,写作,报告

机关公文写作知识(三)——报告的写法

作者:河之洲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7年第4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属于陈述性的上行文,它能够使上级机关单位及时了解下情,掌握其工作情况,听取下级机关单位对某方面工作的意见或者建议,从而更好地指导下级机关单位的工作。

报告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报告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工作报告。二是情况报告。三是回复报告。报告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一是表达的陈述性。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汇报工作主要是陈述工作的开展情况,反映情况主要是叙述情况发生的大致过程和基本事实,因此表述的内容和语言必须采用陈述性的,并做到概括扼要,准确无误。二是内容的真实性。报告是就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工作或者实际发生的某些情况向上级机关所作的汇报,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夸大成绩,不掩饰问题,所形成的报告必须真实可信,数据必须准确可靠。三是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单位的行文,其目的是帮助上级机关单位了解情况,向上级机关单位提供信息,一般不需要上级机关单位给予批复和反馈,这和请求有着明显的区别。下面简述报告的写法:

1.怎样写标题

一种采用“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名称”的形式,如“××学院关于学生就业情况的报告”。另一种采用“事由+文种名称”的形式,如“关于张××同志职称评定问题的答复报告”。

2.怎样标注主送机关

报告的主送机关一般是发文机关单位的直属上级机关单位。报告的主送机关只能是一个,需要同时报送其他上级机关单位的以“抄送”方式处理。

3.怎样写正文

报告的正文一般由报告缘由、报告内容和报告结语三部分内容构成。

报告缘由即正文的开头,通常是简要说明报告的目的、原因,概括报告的基本内容或者基本情况,并用惯用过渡语引出报告的主体内容,工作报告和情况报告常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引出下文,回复报告的过渡语则应当针对上级的询问或者要求。

报告内容即正文的主体,包括工作的基本情况、措施与办法、成效与问题或者经验与教训、意见与建议、打算与设想等,要以数据和材料说话,做到翔实与概括的统一。不同种类的报告正文的写法有所不同。

工作报告的正文主体一般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叙述基本情况;阐述主要的工作、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教训;提出今后工作意见。一般来讲,工作报告的侧重点是所做的主要工作和今后的打算,有经验要很好地总结,有问题要明确地指出。

情况报告的正文主体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叙述基本情况,分析问题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内容的侧重点是基本情况,以陈述情况为主,兼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决问题的意见。如果报告的是某个事件,应当写出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对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进行分


析。如果报告的是某个问题,应当写清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影响,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回复报告的正文主体是针对上级机关单位的询问或者要求,有针对性地将有关工作和情况回答清楚即可,不旁及其他问题,一般分条列项写,比较简单。

报告结语即报告正文的结束语,单独占行成段。各类报告正文结尾都有各不相同的约定俗成惯用语,如工作报告“特此报告,请审阅”,情况报告多用“特此报告”,回复报告多用“专此报告”。

4.怎样标注附件名称

凡有附件,在正文主体表述结束之后,均须按公文格式相关规范与要求标明所附文件或者材料的标题。

5.怎样落款

正文结束后,按照公文格式规范要求署上发文机关名称并加盖印章,注明成文日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bc0816c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