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奥运》教学设计

2022-09-10 13:2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向往奥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向往,奥运





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六年级 学校 观台学区西保障学校 教师姓名吴志波



章节名称

向往奥运

计划学时

一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2001713日,北京申奥胜出后,历史的瞬间成了欢乐的永恒,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作家肖复兴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及激动,写了这篇《向往奥运》,全文表达作者申奥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也表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文章语言晓畅,情感真挚,耐人寻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操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 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收集、整理资料能力,分析能力。另外,本班学生热情奔放,求知欲极强,喜欢自主探究、讨论等学习方式,更容易受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理解、分析文本。 课程标准: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感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悟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分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充分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发情趣。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决措施:分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这篇课文借助作者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感受,抒发了对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这课的教学紧扣单元训练重点,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并归纳、总结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同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并启发学生抓住重点,发现难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注重学法指导,努力让学生在“学会”中逐步达到“会学”。记者招待会的活动方式丰富了学生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化学生的个性培养,注意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创设“情景”加强“协

依据的理论

作”“会话”最终形成"意义建构"让学生主动积极获取知识,使其学会,会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教学设计思路

能够通过





点,理解课文内容

物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 奥运图片

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

览。

学生能够

交流、展示学组织语言,表习结果

图。

认识奥运

对举办奥了解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奥运资料(图片、视频

等) 多媒体课件: 奥运图片

演示学生演示文稿,学生

网站 示教学课件。

引起学生的

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他们从生动形象的感性中加深认识。 习成果,引起学生共鸣,达成学习共识。

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感。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交流信教师小结收集资料借助课息,了解收5方法和作用。

件,导入

集资料的

新课。 方法

学生交

流汇报北京申奥的相关资料,并说出资料来源,相互补充。





1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自在地朗读课



文。



2你遇到了难读的 句子吗?把难读的句子 多读几遍,可以向同学 请教。 提高学生合

作能力,使学

3选择自己喜欢的

生理解课文

初读,感知读全文,15段落或句子读给同学听

内容,提高收

全文 分钟 一听。

集资料,分析

列问题

4.初读课文后,你学生小组合处理资料能读懂了什么?请大家各作学习。 力。 抒己见。

5你了解作者在北京申奥成功后的心理感受吗?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感受的呢

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

体会文

再读,感悟交流

章语言的平实准确。

10 分钟

几遍,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子,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发表自己的

见解。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作能力,使学确性,提高写作能力。



的学习兴趣,的学习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c6da32cbb68a98271fefa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