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学会作文

2022-08-25 17:53: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进生活、学会作文》,欢迎阅读!
作文,走进,学会,生活

走进生活 学会作文

神木县第三小学 张小军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可以说生活有多丰富,作文就有多丰富。 有些学生一听老师说要写作就害怕,觉得头痛,大多数同学是因为无话可说,其实那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记得法国雕刻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言大师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文章。”对此,叶老有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实际生活中,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写作的溪水一定会长流不息。

一、观察生活

教学中有意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熟人熟事,如:校园里的老师、同学,家里的亲戚朋友们。让学生注意同学的言行,校园里的树枝被小同学折坏了,走廊墙上被同学乱涂乱画,有人跑去在关食堂边未关的水笼头,等等。以上这些行为习惯都可进行讨论,教师有意评点、引导,促使学生产生兴趣,之后指导写作。我们学习了《白鹅》,大家一定记得丰子恺笔下的那只架子十足的白鹅吧?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交流如下: 白鹅

①姿态——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②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叫嚣 ③步态——傲慢从容、大模大样 ④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为什么丰子恺能把白鹅写得如此逼真而威严呢?就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才把白鹅写得更可爱了!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能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挖掘一点宝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此意。

也可选择地让学生看精彩的电影、电视,讲动听的故事,之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一些精彩的评点。当学生对印象深刻的片段有浓厚的兴趣时,教师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有了写作思路,写作兴趣自然就来了。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很重要。

二、在生活实践中增强写作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欢娱性,开展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班队活动,社会活动,科技活动等,让他们在玩中、在乐中、在充满情趣的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增强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探索实践,观察思考,陶冶情趣。于是,他们“情动而辞发”,呈现出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的良好势头,真正达到“我心抒我情,我手写 我口”的境界。

在写作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时,首先让学生在生活中


找事例,想想和爸爸或妈妈之间有什么令你感动的事或是误会,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告诉他们。学生们畅谈时就滔滔不绝,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感动与看法,作文更是妙笔生花。之后我告诉大家:这就是作文,有些同学甚至感叹:原来这也是作文。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真情实感。可以说,不吃梨子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写作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一个学生作文中这样写到:有些衣服容易粘上絮状物,看着不舒服,如果是黑衣服上粘上了白色絮状物,看起来就更明显了,要去除这些烦人的絮状物,有一个好办法:找一块海绵,浸水后拧干,在衣服表面轻轻擦拭,絮状物就可以被带走了。——听大人们说这个方法很管用,这天海绵终于派上用场了。要去出席表姐的婚礼,可是衣服上沾了好多白色的细毛毛,仔细一想:因为自己和小朋友玩得太开心,捉迷藏时藏在了姑姑买好的棉花堆里,现在可怎么办呢,马上要去酒店了,妈妈有些生气。猛然想起网上看到的这个好方法,试一试吧,我找来一块海绵,用水浸湿,然后拧干,在身上“唰唰”擦了起来,果然不出所料。看着那些让人讨厌的“毛毛”一点一点去掉,心里不由得得意起来:原来我也是一个生活专家! “让作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作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写作,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作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d15137cd15abe23492f4d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