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技巧

2022-09-01 02:14: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后感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读后感,写作,技巧

读后感写作顺序与技巧

1. 读后感,顾名思义,先读后感,读是基础感重点。

2. 读是基础:文章首先要读。在读中领悟要义,感是重点,抓准感电,拓宽论证。读后感

一定要联系自身以及身边的实际。 3. 读后感的基本结构:



一“叙”

概述原文。“叙”并不是把原文照抄一遍,而是在读懂的基础上,把原文的基本内容或精神实质的概括出来。

例子《拔苗助长》的“叙”

古代宋国,偶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就把禾苗拔高了一些。结果,他拔高的禾苗不仅没有长高,反而全部都枯死了。 二“议”

在叙述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议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主张。 “议论”可分为两歩,第一步可对原文告诉人们的东西分析一下

例如《拔苗助长》的故事,读后就可以提出问题:苗拔高了,为什么都死了呢?因为扎根在土里,才能吸收养料和水分。现在拔起来了,破坏了他的生长规律,苗自然就死了。

第二步就将从这个故事得到的启示引申到其他事务中去,找到事物发展中的某些道理,从而提出全文的论点:

事物发生发展都有它的自然规律,顺应了它,事物就能发达兴旺,违背了他,就会事与愿违,收到惩罚。

这样的议论就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了内在的事理,通过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议论,原文的主体被揭示。读后感也就升华了。

三“联”

想拔苗助长的好心办坏事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你们可以开动自己的小脑袋想一下么, 注意:联系实际就是要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联系人们的思想实际,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来,如果只是泛泛而谈,空发牢骚或者是议论,这样难以或者好评。 四“结”

就是得出正确的结论,读后感在议论和联系实际的时,其实往往以及有结论了,但是在结尾还是需要归纳和重申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仅让文章完整,又可以使主体突出。




鲁滨孙读后感

书是知识的海洋,智慧的翅膀。今年暑假,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鲁滨孙漂流记》令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笛福的作品。小说主要写了一个名叫鲁滨孙的青年想发财暴富,到大洋里去旅行,却被海浪冲到了一个荒岛上。当时,他身上只有一些烟草、一把刀和一个烟斗。他花了三十天的时间,把船上所有东西都搬到了岸上。从此,他靠着自己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造房子、种粮食、养牲畜,还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第二十八年时,一艘英国船来到海岛,他帮助船长打败了叛乱的水手,并乘船回到了家乡。

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在岛上与世隔绝地生活了二十八年。可以说,这简直是个奇迹!当他刚来到岛上时,他几乎一无所有,但他没有放弃希望,所有的东西都来自他的双手。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他在这种绝境中活了下来,这都是他流尽了汗水,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得到的。由此可见,劳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合上书,我顿时觉得自己受益匪浅。鲁滨孙不愿过那种平庸的生活,而是喜欢冒险,要用自己的双手发财致富,用自己的意志与困难斗争,战胜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人要是不劳动,就会变得颓废。劳动可以培养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还可以使人变得勤劳。我们也要像鲁滨孙那样,不怕困难,靠着双手去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碰到失败时,要知难而上,不能退缩。如果你劳动了,你总会有进步,但是你不劳动,绝对是一无所有。在这之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不劳而获。当你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时,你总会有第二步,但不能急于求成。当你成功的时候,你会无比兴奋,为你的劳动所得而感到喜悦„„

劳动是可贵的,它可以改变一切,可以发现一切,可以让你变得更有智慧。让我们一起去奋斗,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12f56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