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教案

2022-10-31 00:1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寻隐者不遇教案》,欢迎阅读!
寻隐者不遇,教案

寻隐者不遇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感知体验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解题。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三、对话互动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导理解。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

“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

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

(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 3)指导朗读。 3、感悟诗情。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


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3)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四、建构生成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教学反思:课后,我发现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没读出这首诗的感情和韵律来。问题在哪里?我发现自己在学科整合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增强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并不是说可以无目的,随意地整合。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是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和韵律。古诗教学必须重视朗读指导下,在教学中,我却本末倒置,倒置教学效果不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edc21f383d049649a6658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