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2023-02-03 00:2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三节 生物节律、睡眠与梦》,欢迎阅读!
节律,睡眠,生物



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一、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它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即人的生物节律。这四种时间循环大致相当于1年、28天、24小时和90分钟四种时间长短。在这四种时间长短里,人都表现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周期性波动。

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也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例如,一天中体温在下午达到顶峰,到夜里熟睡时达到最低点。人体内部的生物钟使人从生理上倾向于在一日的某个特定时间最易入睡。

二、睡眠与失眠



() 睡眠



通过分析人在睡眠状态下的脑电波,科学家发现,人在睡眠中,意识既不是完全停止,也不是以同一方式在持续活动,其本身也经历一个小小的周期性变化。



2.1 睡眼中各阶段的脑电波形态图






2.1 意识不同状态下的脑电波形

脑电波形态 Beta(β) Alpha(α) Theta(θ) Delta(δ)

频率(cps 13-24 8-12 4-7 2-4

典型的意识状态

正常清醒的状态,思考,灵敏地解决问题

深度放松,脑内空白,冥想状态 轻度睡眠 深度睡眠

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人朦胧状态,通常持续1~7分钟,呼吸和心跳变慢,肉变松弛,体温下降,脑电波为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的α波。

第二阶段为轻睡期,大约持续10~25分钟,这时出现频率更慢的θ(theta)波。

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频率慢振幅极大的δ波为主。

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称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时通过仪器可以观测到睡者的眼球有快速跳动现象,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并且很难唤醒。

快速眼动睡眠结束后,再循环到轻睡期。如此循环往复,一般一个晚上要经过4~6次这样的循环。研究发现REM出现的时候,就是人在做梦的时候,若这时将被试唤醒,78%的人都说他正在做,并且能记得梦中内容。随着年龄的不同,REM在睡眠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年龄越小,REM所占的比例越高。



() 失眠



关于睡眠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人经过白天的活动,消耗了精力和体力,需要通过晚间的睡眠来恢复。另一种则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睡眠起着一种保护作用,保护个体也保护种族的发展。由于黑夜危险因素太多,为了避免遭受危险,必须减少活动,睡觉便可以起保护作用。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

最常见的睡眠失常就是失眠。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划分为四类。

1.情境性失眠

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包括睡眠环境的改变,它是一种暂时性失眠。

2.假性失眠

只是当事人在心理上有失眠感,但其状态良好,这种失眠称之为假性失眠。主要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睡眠存在着个体差异所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ff1e6630b1c59eef8c7b4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