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2022-11-05 00:0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义和,反思,分数,性质,教学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教学在一个小故事中拉开,不但由此突出“平均分”,还在学生的不同的平均分的情况中评价学生的公平、感恩的情感价值。这似乎与数学教学无关,但教育与教学是不该分的,而我认为教学远没有教育对学生的意义更大。

在教学单位“1”的概念时,我从学生熟悉的数字1引入,让学生说说1可以表示什么,从而归纳不但可以表示1个物体,1个图形、1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1个整体,在此根底上得出1如此多的实际意义是数字1的外延,并在1上加引号,由此定义单位“1”。然后让学生说说手边什么可以看作单位“1”【练习内容有些少,特别是对一个计量单位如1分米1厘米1千克等学生说得少,引导也没有跟上】。

在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根底上,我通过对折圆形的纸片引导学生依次得到分数21,41,81这些是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然后我通过问: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这样的1份是81,那么这样的3份呢?学生很容易得出83这个分数,然后问5份呢?7份呢?引导学生分别得出分数,于是我质疑:81,83,85,87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发现分母都是8,引导学生发现这是因为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得到的,只是因为要表示的部分的份数不同。我并没有急着肯定学生的发现,而是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12根小棒分一分,用来表示一个分数,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用比较标准的语言表达自己是如何得到这个分数的,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内容中得到不同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充分的交流让学生发现倾听别人的发言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此处应


该再通过比较,发现把单位“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或表示不同的份数,所得的分数都是不同的。】此时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表示的什么意思。

关于分数单位,我选择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分数意义概念后提出。【本来设计时方案让学生再想一想12根小棒看作单位“1”平均分,可以得到哪些形如 1的分数的,因为前面学生都提到了,而且时间剩下的也不多了,于是只有作罢。】然后赶紧练习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和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练一练的习题效果不错,于是我对练习中的相似习题省略,但数轴上的单位“1”和如何正确得出各分数相对应的点是比较难的,于是仅剩的时间我留着处理了这个习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五)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一直以来备受专家和教师的关注,信手翻阅各种杂志、点击小学数学教学网站,有关本节课的案例设计和分析各有特色。特别是看了《小学教学》xx年第一期张殿宙先生关于《“分数”教学中需要澄清的几个数学问题》有一些感悟,产生了一些想法。

定义1(份数定义):分数是一个单位平均分之后中的一份或几份。

定义2(商定义):分数是两个数相除的商。 定义3(比定义):分数是qp之比。

定义4(公理化定义):有序的整数对:(p,q),其中p≠0. 在我们现有的教材中的定义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这样定义的好处是直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3e7873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