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四十九章 明术

2022-12-17 17:2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四十九章 明术》,欢迎阅读!
韩非子,红林,悟道,明术,四十九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四十九章 明术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揭示了平民百姓的真实生活,几千年来其实都是这样,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变革与科技的进步而有所改变。仔细想想,你生活工作的半径也就那大,除了出差就是和家人出游才走出这个圈子。我不知道这是人自然属性的领地意识所决定的,还是社会发展生活所需所迫所决定的。如果没有现代科技尤其是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实,我们还是“小国寡民”的生活方式。

韩非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什么是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过的生活“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就是这样的生活,韩非子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是“布衣”的相处相交的生活,是什么样呢,就是“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 ,没有大宗钱财可以互相交易利用,没有大权重势可以互相威胁制衡。

审视一下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之间有大宗钱财的交易吗,有大权重势的威胁相互制衡吗,没有,我们只是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我们人生最大的交易也许就是购房了,但这不是布衣之间的交易,是和房地产商的交易,其实是和银行之间的交易。

韩非子认为正是普通民众之间“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才需要不欺之士,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对人不需要过高的要求,只要求“不歁”,彼此之间尊重、守信、守则就好。其实,没有商业交易与权势交易,普通百姓过的就是农耕生活,简单守时,没有什么欺人之心,也无须欺人,顺着节气耕


作,日出而作日落而居,只求最基本的温饱生活与保障,没有什么大的抱负。真没有想到,韩非子二千多年前就看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无厚富无势威。韩非子你这是什么样的慧眼,看穿人间千年,看透世间百态。

对于社会基层和普通百姓生活需要的是“不歁”,而对于朝堂百官,还能只要求不欺吗,显然不行。朝堂百官和百姓不一样,他们之间确实存在“富厚以相利,威势以相惧”,所以需要君主用更为高明的方法来管理。韩非子先点明君主所具有的实力“今人主处制人之势,有一国之厚”意思是:如今君主处于统治地位,拥有整个国家的财富。这就是君主权力天然所含有的,君主拥有社会财富与资源分配的最高权力,这里强调一下,君主的这种分配是按法度来的,而不是个人喜好。

君主有了这样的权力才会“重赏严诛,得操其柄,以修明术之所烛”意思是:完全有条件掌握重赏严罚的权力,可以运用法术来观察和处理问题。这是君主赏罚权力的来源,有这样的实力,才会有这样的权力。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实力决定一切。赏罚是韩非子始终强调的君主权柄,也是国家律法的核心内容,我们曾做过多次的分析与论述,其中的本质与内涵就不再多说,可以参看《红林悟道-韩非子-二柄》。

有了赏罚为核心的国家律法结果就是“虽有田常、子罕之臣,不敢欺也,奚待于不欺之士?”意思是:那么即使有田常、子罕—类的臣子也是不敢行欺的,何必寻找那些诚实不欺的人呢?君主只要依法治国,赏罚分明,就是田常、子罕这样的权臣也不敢行歁。这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社会管理,远比管理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43c60f5a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