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财务标准化管理

2023-01-10 12:48: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企业财务标准化管理》,欢迎阅读!
标准化,财务,管理,企业

谈企业财务标准化管理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对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新时期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提升财务标准化管理水平,能够强化内部财务管理能力,有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下面文章对企业财务标准化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管理;标准化;财务标准化 引言

标准化财务管理属于企业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财务管理方面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财务管理标准化的实现,能够使会计基础工作得以夯实,规避财务风,实现对财务问题的依法处理,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1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实施,能够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强化对岗位的认识,证理财在依法的状态下进行。企业当中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实施,能够使财务工作人员对工作进行深入思考与总结,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存在问题疏漏,自觉对自身工作行为进行调节,强化经营风险防范意识,进而保证企业资金安全。其次,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能够对岗位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需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工作标准,并且明确具体工作流程,进而保证管理目标的明确性,推进岗位实际职责、成本管理、工程结算等多个方面的标准化,低由于财务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财务业务处理不规范、核算错误等风险发生的概率,提升会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再次,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实现,够使会计工作由原本的核算型逐渐向管理型转变。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之前,往往会运用非程序化建设,在体系建设之后,则更多的会运用程序化核算的方式。在此情况下,减少单位轮岗学习的经济成本,促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也能有效减少财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风险,为核算职能的实现提供便利,进而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将精力集中在管理方面,促进财务管理的整体流程更加规范,强化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与水平,促进财务管理的不断量化。最后,企业当中财务管理方面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能够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财务信息系统。在标准化系统的作用下,能够使信息快速汇总,并且呈现出较高的可比性,促进信息的有效利用。

2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层面上重视程度不够

形式主义在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方面,没有把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涉及财务管理的内容,全面装入制度的笼子里,存在着制度缺口和管理盲区;另一方面,把制度作为摆设,制度执行软化弱化,日常缺乏制度管人管钱管事的力度。解决思想问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端正思想,提高站位,一切财务工作都要向财经纪律规定对标看齐。 2.2财务管理信息孤岛问题显著

传统财务重事后监督,少事前预测,轻事中管理,重报告轻分析,重数字轻信息等现象十分突出。财务工作存在管理壁垒,长此以往,造成财务人员缺少参与业务的积极性和主责意识,事业部门业务人员财务工作参与度低,交流互动少,部门间配合效果不理想。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没有充分整合利用,造成业务、财务信息的相互独立,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不利于企业将财务信息、


经营信息结合利用,造成信息资源浪费。 2.3管理机制作用不明显缺乏活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首先,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做到信息共享,甚至出现数出多家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加大了核算的成本;其次,制度缺乏灵活性,也就是;最后,虽然对财务管理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但在具体实际工作中还缺少详细的细则加以规定,从而造成许多信息收集不够准确。 3企业财务标准化管理建设路径

3.1奉行制度标准化,为财务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要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完善财务审批、资产采购、项目投资等一系列经营管理制度。在按照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要求,制订并执行好《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会计核算制度》、《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及与之配套的系列制度的同时,企业还要从纪律规矩的要求出发,健全《公司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公司差旅费报销管理制度》、《公司物资采购实施办法》、《公司公务外出签批制度》等制度,进一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规范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这是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基础。要坚持统筹发力,压实主体责任。要通过制度建设,全面落实财务管理的主体责任,完善责任体系,落实责任链条,健全工作责任制,细化工作要点,建立责任清单,健制度、强流程、严把关,为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站好岗,放好哨。

3.2推进全面一体化,业财全面融合共享

财务一体化的全周期都需要在优化中提升业务协同程度,脱离了业务的财务就失去了基础,脱离了财务的业务就失去了血液。互联互通、融通是财务管理升的关键词。财务一体化建设要求管理流程再造,打破现有部门边界,要求财务具有业务知识、业务具有财务视角,及时破除部门和职能分工壁垒,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配套进行转型升级。单纯的财务转型不能实现财务管理提升的效益最大化,财务一体化促进的业财融合和财务共享可以真正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价值最大化。要从财务一体化建设之初就打通财务和业务之间的隔离和不同系统间数据接口,强化职能串联,信息共享,高效衔接,有机融合,打通堵点,补上断点,财务一体化的定位落脚点就是业财融合。同时要提高数据展示和深加工能力,提高数据信息的共享能力,财务一体化的数据不是仅仅满足财务需要,更要反哺业务,服务企业全面经营管理需要。 3.3实现核算规范化,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核算属于会计工作开展时的基础,通过运用监督与核算的方式,能够对经济活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进而为企业的整体经营与管理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就会计核算工作来讲,主要有会计凭证审核、会计凭证填制、账簿核对、报表审编等。在进行会计凭证填制过程中,需获得合法性原始凭证。一般来讲,发票、借据、非税收据、税票、工资单等都可以称之为原始凭证,属于会计事项发生时的书面证明,并且证明具有合法性。在构建标准化体系过程中,应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按照标准化、法制化的形式进行,并且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而促进会计信息整体质量的提高。

3.4追求人员专业化,综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会计应能够结合企业的发展指标、项目收益预期,进行现阶段企业的内部资源分析,考虑企业是否能够扩张项目资金运作空间,是否具备项目的全期资金运作基础能力。争取从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中脱离出来,培养财务会计成为高


端人才,这样一来,财务会计看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财务会计核算的工作中,表现得会更加努力,很快就有部分的财务会计经过培训脱颖而出,在财务会计的核算处理中能够提出创新意见,应给予财务会计相对的个人奖励,除基础工作外,能够进行核算细化分析,具有风控意识的,应给予其表现的机会,并通过对财务会计的考评、评估,分层次发放绩效,激发财务会计的内部核算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能够规范财务流程,加强企业经营运行内部控制,整合业务流程促进业财融合,最终改善财务管理工作成效。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建立后应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以此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思远.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20(04):163-165. [2]周琴.工程项目竣工决算财务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4):84-85.

[3]陶萍萍.工程项目竣工决算财务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会计,2019(12):36-3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0858ba8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3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