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2022-09-01 17:2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震中,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专题展开,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无私,令 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设计理念】

以学生自读自学、合作探究为主线。注重教师引导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桥梁,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学情分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语言文字实践。五年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实践能力,虽然对于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达情感的这种表达方法并不陌生,但是领悟这种表达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语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洛杉矶、爆炸、废墟、疾步”等生词,理解“疾步”指导“颤”的书写。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父亲的语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体会父亲具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的崇高品质。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语句,了解父亲不惜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体会父亲具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资源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的生活资源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所以这个导入的设计既紧扣单元主题,又直奔课文主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疏通字词,整体把握

1、检测生词,指导书写“颤”。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1


【设计意图】教师对字词的检查及书写的指导,落实学生对基础字词的掌握;过整体感知人物,学生对本文的主人公有了整体性的认识,为下文的品读感悟做铺垫。

三、品读感悟,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2自然段,画出描写父亲的语句,简单写下你的感受。

2、同桌互相交流。

3.学生交流。通过朗读描写父亲的语句,抓住关键词体会父亲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感悟深沉的父爱。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扣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细细品味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熏陶。同时让学生读懂作者表达感情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

四、体会父亲的品质,升华情感。

1.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父亲这么做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3.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支撑父亲救儿子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更是如山的父爱,本课重难点在此突显。

五、感悟写法,总结提高

课文中没有一个“爱”字,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那么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哪些描写让我们体会出来的呢?

【设计意图】适时点拨、总结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引领学生在今后的习作练习中学以致用。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描写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佳句,进一步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2.课后请回忆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来微不足却饱含深情的事,试着运用今天所学的表达方法写一个片段。

3、推荐你课外阅读叶倾城的《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和朱自清的《背影》。【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把课文中的习作方法“请”到我们的作文训练上,有效迁移运用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指导写作,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父爱”不仅在文本中、课堂中,更应在生活中让它不断延伸下去。

【板书预设】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子



坚强的意志不? 坚定的信念

【设计意图】简洁的板书,既凸显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父亲“了不起”的原因,又为下节课的学习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18cfd9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