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宋婉约词与豪放词

2022-08-03 14:1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唐宋婉约词与豪放词》,欢迎阅读!
唐宋,婉约,豪放,浅析

浅析唐宋婉约词与豪放词



在我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上,涌现出了无数的经典文学作品。如果说这些文学作品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的话,那么词便是其中最为夺目的光芒之一。仅在唐宋二朝之中,便有无数词人创作了无数的佳作,为后世带来了无尽的文化宝藏。它们有的选词刚劲,有的择句婉柔;有的语气强烈,有的词风轻柔,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出众,直至后世今日依然为人们所熟读、所吟诵,成为不朽的经典。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因而俗称宋词,常与唐诗并称。初盛唐时的民间词成为了词的萌芽体,直到唐中期始,词开始自成一体,然而其曲调、形式仍然十分单一。而后至晚唐时期,词在语言内容上大为丰富,并出现了诸如温庭筠、韦庄等著名词人,唐后的五代同样有李璟、李煜父子等词人继承词作,词在这段时期内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词入宋,发展到鼎盛状态,成为一种完全独立并与诗体相抗衡的文学形式,词的内容、形式、思想内涵都在这一时期达到鼎峰,从日后文学史上均将词以宋冠名足可见宋时期词的空前发展与壮大。

北宋词的主流依然是沿袭晚唐五代,吟风弄月,注重词的抒情性与音乐性;而此时另有一些词人,他们从词风词境入手,着意词体的变革,大笔淋漓,墨浓意酣,开创了新的一派。因而,后世根据两派词意、词风、词境的不同,将其分作婉约、豪放两派。

婉约一派始于晚唐“花间鼻祖”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后出五代南唐著名词人皇帝李璟、李煜父子等,继有宋初的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人,后期则有秦观、贺铸、李清照等等继承词风。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等等。其结构形式大都深细缜密,多运用情景交融,重视音律谐婉,声调和谐,语言圆润,含蓄蕴藉,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后期代表词人李清照可谓是一位女中豪杰。他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她的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词风变为凄凉悲痛,常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


强烈亡国之思。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其婉约派名作《声声慢》更是传唱后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她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李清照在遭受了一连串的变故与打击之后写下了这首词,通过描写对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那些对残秋景色的描绘和对自己百无聊赖独守空居的寂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故国灭亡、夫死家破、饱经忧患和漂泊流离的凄惨孤寂的愁苦之情。本词格调看起来虽显低沉,但联系李清照的遭遇,可知她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这首满含凄苦情的《声声慢》堪称千古绝唱!

相反的,豪放派的诗词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北宋初年,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和王安石的《桂枝香》大笔淋漓,墨浓意酣,词调慷慨苍凉,境界开阔悲壮,感情抑郁深沉,揭开了日后豪放派词作的序幕。此后又有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世人开始逐渐了解并欣赏这一新的词作流派。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陆游、张孝祥、陈亮、朱敦儒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收地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随后却由于南宋国事衰微,复兴无望,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悲灰之气浓郁,整个创作局面已逝前日之威风,呈露衰微之状。

豪放派词题材广泛,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想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且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其风格虽然总称豪放,然而各词人风格亦有微差:苏词清放,辛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粗放。总而言之,豪放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

豪放派开宗先驱苏轼可谓是一代文豪,他的散文、诗词、书画每一作都是文艺至宝。特别是他的词,一扫晚唐五代以来绮丽柔靡之风,状景写人,抒情言事,慷慨激昂,清新豪迈,开创了豪放词派。他扩大了词的领域,突破音律、形式的束缚,使他的词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且极其重要的地位。

苏轼的豪放派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可谓是一曲经典。《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同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词人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


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经历,哀叹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借用古事写自己壮心消磨殆尽,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词作描写自然风景意境开阔博大,抒发个人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可谓是词中难得的巅峰之作!

总的来说,无论是婉约派的抑或是豪放派的词作,都体现出了唐宋时期文学创作水平的高超与精湛,代表了当时文学创作的极高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唐宋词反映了唐宋社会的荣辱兴衰,反应了人民生活的喜怒哀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相信在今天对唐宋词更深入的研究必定会从中挖掘出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我们今日的生活增添光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22d40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