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2022-05-23 03:25: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若干问题研究》,欢迎阅读!
素质教育,小学生,若干,研究,问题

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作者:卢妍

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小学的素质化教育也成为了人们关心的重要话题,小学作为孩子学习的起始阶段对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的限制和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的小学生的素质培养还有着很长地路要走,针对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小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分析;问题研究 一、目前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城市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在很多偏远落后的地域小学教育还是无法有效的普及,由于学生基数的限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这里的小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读书梦可谓是难上加难,十几个山村相邻几十里才可能有一个小学,由于交通不便小学中的一个老师可能要教几十个学生几门课程,或者一个几十人或者是上百人的小学校只有几个老师而已,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小学生素质的培养。同时小学校资源严重匮乏,优秀的教学骨干教师数量有限、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应用有限,教学环境较差这些都严重的限制了小学生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其他地域小学生教学的环节当中,老师过度单一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严重匮乏,导致课堂的学习效率不高。由于在教学资源的分配环节当中,优秀的教育人才没有针对小学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人才补充,造成师资力量搭配的不均衡。同时,地区性的教育部门没有针对地区德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引进机制,没有和教育发达的地区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势共享和教学力量的优势互补,造成教育水平分配的不协调,这些都严重的限制了小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小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在课堂素质教学中,小学生要体验什么,探究什么,课程目标中都有具体的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使命,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批判性、创造性的过程。努力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地促进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增强素质协调能力。同时小学生的素质化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课堂的素质感受体验,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的感官体验作为学生兴趣培养的第一要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还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的传统美德,塑造学生个体内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2e0d2bd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