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 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2023-03-16 07:32: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笔记 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指导》,欢迎阅读!
幼儿,角色,特点,指导,笔记

教育笔记: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小超市、医院,等等。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1.角色游戏的特点

1)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如在“医院”的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医生,用听诊器给人看病,往往并不能正确地使用听诊器,会出现病人说头痛则听头,说肚子痛则听肚子,说脚痛则听脚;有时幼儿还会病人哪里痛就给哪里打针;也有的幼儿会一边打针一边说:“小朋友,别害怕,阿姨轻轻地打”,“小朋友,真勇敢!”等等。还有,教师的孩子喜欢“当老师”,医生的孩子喜欢“当医生”等。这些都证明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是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 2)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角色游戏过程是创造性想象的过程。在角色游戏中,创造性想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游戏角色的假想(以人代人),如扮演妈妈、老师、医生、老板等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幼儿运用“各种材料,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自己对这些角色的认识与体验。二是对游戏材料的假想(以物代物)。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以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还能一物多用。如用纸条当“面条”,用小积塑片当“饭”,用冰棒棍当“筷子”等。同样一种物品在不同游戏中可以充当不同的东西,如积木条可以是老爷爷的“拐杖”,可以是火车的“铁轨”,可以是护士的“注射器”等。三是对游戏情景的假想(情景转换)。幼儿常常通过一个或几个动作和想象,游戏情景进行浓缩或转换,如玩娃娃家,妈妈一摸孩子额头,“呀!小孩发烧了,送医院吧。”结果抱着孩子在院子里走一圈回来了,说打针了,孩子病好了。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最为浓厚,幼儿玩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也十分多样与新颖。 2.角色游戏的指导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内容就越充实、新颖,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幼儿对外界的事物有了较丰富而深刻的印象,为幼儿在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创造性提供了条件。否则组织游戏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例如:我们提供幼儿制作糕点的材料,试图引发“点心店”的游戏,费了很大的力气,试图让幼儿能用橡皮泥制作糕点,并放进一些点心的图片,结果有些幼儿根本不予理睬,还是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幼儿对点心店的点心花样不是非常的了解,只知道几种最基本的,就算做也不怎么形象。

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幼儿园、图书及影视等方面。教师应有计划地、经常组织幼儿参观了解成人的各种劳动,丰富印象。如外出游览和参观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交通警察是怎样指挥交通的,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等等。只有在生活中观察得细致,感性认识越丰富,在游戏中的反映才越逼真。

教师也可要求家长配合,经常带孩子散步、参观、听故事、看电影,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外出旅游,扩大幼儿的眼界。“见多识广”,开展各种角色游戏就有了基础。

2)加强对游戏过程的具体指导。

在角色游戏中应着重在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幼儿在游戏中常常忘记自己是什么角色,教师应以游戏的口吻经常提醒;另外应注重游戏中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角色意识强烈,往往争当同一角色,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如何处理与同伴间的矛盾,学会用自报、推选、轮换等方法来确定角色。

为了取得评价的最佳效果,从对每个幼儿的观察评价中考察出整个班级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从而为教师更好地组织角色游戏提供依据,看到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46eb19bc2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