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托班幼儿的游戏特点及指导

2023-02-16 13:3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笔记:托班幼儿的游戏特点及指导》,欢迎阅读!
游戏特点,幼儿,指导,笔记,教育

教育笔记:托班幼儿的游戏特点及指导

托班幼儿喜欢游戏,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游戏中认识自我,适应环境,了解未知,形成经验。2~3岁幼儿的游戏大致可以划分为教师有组织的游戏与环境引发的游戏两大类。教师有组织的游戏是指教师创设的特定环境引发的幼儿自主、自娱的游戏。托班幼儿年龄小,游戏特点、指导原则与方法有独特之处。在实践中,我积累了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游戏特点

引发性—受感知经验的制约,托班幼儿对游戏的自主选择能力比较差,经常需要成人通过表情、语言动作等,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其对教师预成的或随机生成游戏活动感兴趣。 附:案例——洞洞房 在户外运动的时候,老师发现——孩子们对皮球特别喜欢。于是,就利用纸箱做了“洞洞房”。

适宜的做法 不适宜的做法

随意性—托班幼儿在对游戏材料的使用、游戏内容的选择、环境设备的关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常会根据自己的突发奇想,变化玩具材料的用途,中断游戏或发起新的活动。

吸引——创设有准备的环境,☆高度控制—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通过适宜的玩具、宽松的氛围有计个体差异,组织形式、内容、方划地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 法带有一定强制性。如:“现在,

我们一起……”“大家都……”

引导——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

和发展需要,运用夸张的语言、表 情、动作,诱导幼儿进入游戏情景中。

活动目标:比较大洞和小洞,并匹 配的镶嵌各种球。 主要材料和准备:

(1)大的纸箱,上面镂空大小不一的圆洞洞。变成“洞洞房”。 (2)收集各种大小的球。 活动过程:

将大的纸盒放在地上。提供一大盆各种球。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在摆弄和比较中,开展游戏

参与——参与幼儿“随意的”☆苛求规则——不容许或消极限游戏给予鼓励,通过有意的关注,制幼儿的随意活动:“这样玩对维持游戏进行,引导幼儿在随意中吗?老师是怎样的?” 获得新的游戏体验。

☆忽视、放任——不限制、不鼓

干预——以玩伴的身份,运用励、不支持、不关注,任凭幼儿情绪化的语言,干预、影响游戏的兴趣、发现与尝试自生自灭。 内容和方向,帮助幼儿积累积极的游戏经验。



接纳——教师对此有预见,在

附案例——舀豆游戏 从众性—托班幼儿极易受

☆强制分享—要求幼儿谦让、轮


游戏群体中其他人的影响,较难将自己最初的选择坚持下去,集中表现在对玩具材料的占有、游戏场所的更换、游戏形式与内容的追从上。他们难于像3岁以上儿童那样在同一环境中的同一时间段内,分别稳定地从事自己的活动而较少相互模仿与影响。

附:案例一——小汽车

案例二——“大嘴巴”“吃各种水果”和“吃饭”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生活内容为了增强孩子对用餐的兴趣,针对托班的孩子他们感知事物的途径更多的来自于对事物的直接探索,而动手操作又是他们行动性思维的一个具体的表现形式的特点,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及内在需要,让孩子亲身体验喂小动物们吃各种好吃的水果、饭菜,使孩子们加深了对各种常见水果和食物的感知和兴趣,并通过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让孩子建立起初步的用餐规则:口饭,一口菜;细嚼慢咽;啊呜啊呜大口吃……从而使孩子在教师提供的这一环境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 重复性—托班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动作、语言、声响多次与长时间地重复而不觉厌烦。如,通过敲击玩具聆听声响,移动物体观察变化,模仿感兴趣的对话

玩具材料、场地的准备上有“备流,忽视幼儿被强制要求分享后

份”。利用幼儿从众的特点,引发的消极体验。 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共同

☆材料单—为避免“从众”引起游戏的快乐。

争端,游戏材料数量多、种类少,

转换——丰富或添加新的游戏难以激发幼儿积极的选择兴趣与角色、材料,引导“追从者”分流,游戏情绪。 帮助幼儿主动积累适应环境、适应变化的经验。

活动目标:拖拉小车走和跑。 主要材料和准备:自制纸盒汽车。 活动过程:

1 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小车,

拖拉小车。

2 送小动物出门玩一玩。 3 开到停车场。 材料准备:

1、利用各种大小的纸盒制成的各种孩子们常见的“嘴巴动物”

2、各种喂食用的操作材料(各色雪花片——“红饭饭”等;钓鱼玩具——喂食小猫;各种色彩的水果玩具——根据动物们喜欢吃的水果来分类;纸等——撕撕面条等)

小动物爱吃水果

小猫爱吃鱼

爱吃饭菜的娃娃

欣赏——重视幼儿在重复性活☆简单干涉—“多没意思动中获得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以欣呀!”“别敲了,太吵。” 赏的态度在直接或间接的沟通中

盲目转移—脱离儿童的现有施加影响,促进发展。

经验与兴趣,限制儿童的自主活

顺应——理解儿童的行为,顺动:“快来,看看这个。”“跟应其需要,巧妙地吸引他们在“重老师一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8021820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