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整合探究

2022-07-07 02:24:0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整合探究》,欢迎阅读!
说明文,探究,语文,整合,初中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整合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景交互作用,借助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认知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介绍事物特征和阐述事理的文体。传统的说明文教学,往往是先找说明对象再分析对象特征,然后分析说明方法及采用的说明顺序。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听的枯燥,教者讲的乏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运用信息技术资源,把说明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能把抽象枯燥的说明内容化为具体可感知的视觉形象,达到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说明文教学整合形式

1、网络调查和搜集性教学模式。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让人明白一定道理的文章。编者往往是通过某一类问题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某一方面的道理。如环境污染是当今全球关心的热点问题。而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的教材中《雨林的毁灭——人类的灾难》与此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提前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要求学生从网络或其他媒体上搜集有关雨林的资料和图片。在学生搜集资料之前,教师给与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主要是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资料目录、网址等,知道搜集资料的方法和获得资料的途径。然后教师把全班的资料集中在一起,整理成一套比较齐全的、适合学生口味的课外资料,然后相互传阅,课上集中展示,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关注和承认,学习情绪浓、学习效果好。事后通过调查发现,全班90%的学生都知道了地球母亲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劫难,坚决表示要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网络参与性教学模式。新时代的青年最喜欢网络,说明文教学可以打破教材的限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到网页制作之中。我在教《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采用了网络参与性教学模式。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海洋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的,我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网页,或下载课文中提到的有关海藻、浮游生物、鱼虾等等文字资料、图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FrontPage对其进行重新编辑和链接,制成新的网页,也可以运用PowerPoint制成演示文稿。上课时让学生浏览各小组的成果并进行评价,几乎所有的学生(包括平时不爱学语文的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致,他们从搜集资料到课堂发言都相当活跃。有的学生还通过BBS,E-mail进行交流和讨论。这节课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这种形式,围绕海洋的开发与利用这一主题展开,既动员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调整了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兴趣很高。



3、教师演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利用制作平面动画和三维动画模拟事物的发展过程,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生动化、静止问题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课文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和复杂,但他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在上这篇课文时,把花在不同酸碱环境下会变色制成Flash动画,让学生通过教师模拟动画明白花会变色的原因,知道花




的物质基础是花青素,细胞液为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细胞液为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细胞液是中性时,花青素呈紫色。



二、信息技术与说明文教学整合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语文版初中语文材来看,不少单元的说明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教学过程中如果缺少必要的学习情境,学生是很难完成对抽象知识的认知建构的。而信息技术借助了现代科技成果,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并呈现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且接近实际的情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效地激发他们的联想,唤醒学生潜意识中有关说明的知识和经验。

2开阔学生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人们常说:打开互联网,便知天下事。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知识爆炸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局限于书本上的介绍不能激发学生的联想,也不能促使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认知当前学习的新知识。

3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节约教学时间。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说明文教学,能把死知识化为具体可感知的视觉形象,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研究性话题,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整合引发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整合要求学校的硬件条件要适应信息教学,这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许多学校的硬件条件还未达到进行网络教学的标准,另外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这种教学模式只适合整体学习水平较高的班级。另外,这里也并非强调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就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语文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语文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5ce8c3966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