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科书古诗插图的错误之处

2023-01-12 00:1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古诗插图的错误之处》,欢迎阅读!
古诗,插图,教科书,语文,错误

小学语文教科书古诗插图的错误之处

插图作者应该多掌握一些古代文化常识,详细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体会作品描绘的景物之特点,品味作品刻画的人物之形象,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古诗插图的错误之处,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小学语文插图错误地再造了古诗描绘的环境

环境是古诗之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只有准确地再造原作描绘的环境,才能正确表现诗的意境。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三幅插图再造古诗描绘的环境时出现了错误。

1、《夜书所见》插图

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之《夜书所见》插图中,满月映照下的江面浮光跃金,岸上一所院子的篱笆前两儿童打着灯笼在捉促织。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风吹寒叶之声使得叶绍翁乡愁顿生,久不能寐。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盏灯笼在篱笆前闪烁,知道那是儿童在捉蟋蟀。

2、《望洞庭》插图

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之《望洞庭》插图中,湖白山青,残月如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残月能与似镜如盘的洞庭湖相和吗?钩月之下,遥望洞庭山水,怎能辨得“白银盘里一青螺”?

光之相和,形亦相和。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说他是长庆四年八月赏洞庭的,“白银盘”说明湖面反射的月光很亮,那么时间应该在中秋节前后,天上是圆月。 小学语文插图错误地重塑了古诗刻画的人物形象

人物也是古诗之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重塑人物形象甚为关键。遗憾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两幅插图错误地重塑了作者的形象。


1、《山行》插图

二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之《山行》插图中,杜牧“坐”于山径旁的石头上,凝望着如霞似火的枫叶。

这幅图错误地表达了“坐”的词义。此诗中“坐”的注释是“因为”。王维的《桃源行》中“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和李白的《长干行》中“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两处的“坐”也是此义。

至于杜牧坐于山石之上,则断无可能。其一,霜降之际,日暮时分,山石必寒;其二,昼短天晚,杜牧有路要赶,只能稍停片刻;其三,杜牧当着车夫的面席石而坐,有失文人士大夫的身份。

古人是站着乘车的。“坐”着的杜牧想必是因为长时间乘车累了,停下休息。杜牧站着则是陶醉于红烂漫的枫林美景而忘了劳累。杜牧只有站着才能示人以豪爽洒脱的形象,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相和。

2、《回乡偶书》插图

二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之《回乡偶书》插图中,身着官服的贺知章右手执骏马僵绳(马驮着一包袱),躬腰和几名儿童说话,好像远来之人在问路。

《唐诗纪事》载:“知章年八十六,卧病,冥然无知。疾损,上表乞为道士还乡,明皇许之。舍宅为观,赐名千秋。”

天宝三年还家的贺知章当年病卒,老衰多病的他能千里走单骑吗?贺知章曾两度辞官,唐玄宗不许,他乞为道士还乡时会身穿官服吗? 小学语文古诗插图错误地再现了古诗之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插图只有准确地再现古诗之景,才能正确表现原作的意境。否则,就可能谬以千里。

1、《送元二使安西》插图

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之《送元二使安西》插图画的是大道旁三人告别的情景。左方一人,庶人穿戴,其侧立一童子;右方一人,士人打扮,身旁有一驮着书筐的毛驴。

王维进士及第后一直为官,和元二是同僚,两人衣着怎会有天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39ba0040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