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收藏家杨波的介绍

2023-04-02 09:3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董收藏家杨波的介绍》,欢迎阅读!
杨波,收藏家,古董,介绍

古董收藏家杨波的介绍

“温文儒雅,言谈沉稳。”这是很多人对杨波的描述。作为北京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的掌门人以及中国传统家具行业的“代言人”。十多年前,大多数人对于杨波的印象,仅停留在企业家身份上,而今天,熟悉杨波的人,更多的称他为——收藏家。

这一切均伴随着元亨利文化艺术示范馆的开门纳客与《黄花梨收藏入门百科》、《贞穆堂明清家具撷珍》的结集出版得到了印证。人们在惊叹元亨利红木家具名扬四海之余,亦对其独具慧眼所收藏的明清老家具、字画、古玩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收藏到建立艺术示范馆、博物馆再到著书立传,杨波在短短十余年里完成了从企业家到收藏家的华丽转身。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杨波称自己的收藏之路可追溯到2002年左右,那时他经常携带一些老家具去参加各种拍卖会,在卖出家具的同时,他也收藏了部分字画、古玩。由于是做明清仿古家具这个行业,他有机会结识了一些收藏界的老前辈,渐渐地,对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收藏家们的引领下,他步入了收藏领域。

作为古典家具收藏圈儿的后起之秀,杨波拥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禀赋。为何在十余年的光景竟能够将如此多的珍品收入囊中?杨波对此给出的答案是:“机缘”与“人缘”。“收藏一件东西就像是一场恋爱般的缘分故事,该是你的跑不了,不该是你的奔命去追也没有用。不早不晚,刚刚好它就在那里。”杨波在解释“机缘”时坦言,“好人缘”也给他在收藏中带来了诸多机会,比如很多老前辈都愿意为他收藏提供帮助,不少收藏达人只要发现了好东西,就会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他。

回顾收藏之路,艰辛与快乐并存。十余年间,杨波曾多次亲赴海南,以收藏来拯救海南黄花梨,并漂洋过海,在国外各大拍卖会上回购在16-19世纪曾经流失到海外的明清古典家具。近年来,他更是频繁现身于国内各大拍卖会,多次以高价拍得不少收藏精品。 对于这些如获至宝的臻品,杨波认为,作为一个古典家具的传承者,他对这些行将消失的历史,只是在做自己能够做、应该做和值得做的事情。“就收藏而言,我有别于其他藏家,因为很多人收藏只归于收藏,而我却可以将这些优秀家具通过一比一的复制推向市场,为消费者带去真正凝练了历史与文化的作品。”杨波说。

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杨波从收藏这件事情感受到的最大乐趣就是:学习、发现、交际。在他看来,无论是收藏老家具、传统书画还是当代艺术品,都是一件舒心的事情,因此一个真正的合格的藏家应该是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与爱好者一起共享,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于是在位于通州宋庄的画家村,杨波呕心沥血三年缔造了元亨利文化艺术示范馆。在这个约3000多平方米的展馆里,陈列了他近十年来收藏的明清家具、名人字画、翡翠玉石等。其中明清时期的百余件传统家具从椅凳、桌案到柜架、床榻,类别详尽,各种款型


应有尽有,不少均是传承有序、型制经典的精工重器以及拍卖会中“标王”级别的作品。堪称是当代中国传统家具重要的个人收藏之一。

或许从第一类收藏开始,杨波的收藏注定与众不同:因为他不是为了藏而藏,更不去以藏养藏,他是想用实物见证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古典家具行业批量收藏珍贵明清古典家具文物的空白,同时也是想将优秀的古典传统文化载体陈设出来与大家共享。 “你家展馆除了电灯、电话、水杯其他的都是文物吧,再过几年,恐怕这些也要换成古董了。”很多参观元亨利文化艺术示范馆的收藏者经常如此戏谑。对此杨波的回答却十分认真,他说,随着自己收藏的东西越来越多,空间似乎也不够,鉴于此杨波目前正在宋庄准备兴建个人博物馆来展示更多的收藏品。

任何一个藏家在面对一件艺术品的时候都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收藏的出发点是什么?收藏的目的是什么?在杨波看来,单纯为了挣得盆满钵满的投资行为是不可能成为收藏“大家”。他坦言,自己收藏除了增值外,更多是对文化和文明的敬畏感、出于推广、传播和传承的必须,和对古典家具行业责任感使然。

鉴于此,在2021-2021年,杨波先后出版了《黄花梨收藏入门百科》与《贞穆堂明清家具撷珍》。《黄花梨收藏入门百科》不仅系统地介绍了黄花梨生长、药用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详细地讲述了黄花梨家具的制作、鉴赏与养护。翻阅此书,我们在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杨波多年来在黄花梨领域的不懈努力与执着追求,他辗转南北、遍访海内外搜求古董家具的情景仿佛又历历在目。

《贞穆堂明清家具撷珍》是杨波十余载珍藏传统家具臻品的集结成册。全书采用文言文的叙述方式,以恰到好处的光影来表现家具内涵。这种以艺术演绎和审美挖掘的方式,使得家具变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堪称国内家具收藏的时代缩影。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杨波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家具,深入地研究古典家具这门艺术。徜徉于艺术的海洋,杨波将收藏看作是一件休闲与怡情的事情,在与每一件藏品的缘分故事中,他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愉悦和放松——一件艺术品如一杯香茶,品尝之中自有回味在心头。

杨波,作为元亨利硬木家具公司董事长,起初对老家具并不感兴趣。但是受到一些老前辈的影响,逐渐感觉到老家具无论是从制式,还是韵味上都比新家具耐看,而其中沉淀的文化元素也远远超过新的家具。渐渐地,杨波开始对老家具产生浓厚的兴趣。 采访当日,记者来到杨波位于宋庄的“元亨利文化艺术示范馆”,一共三层,一、二层分别是元亨利自己生产的黄花梨、紫檀家具,而三层是杨波特别为自己的收藏设计的“贞穆堂藏品馆”。

杨波的办公室在三层,这里几乎每一件物品都是他的收藏,家具、玉器、书画等等。谈起收藏,杨波总会从一张明代海南黄花梨条案谈起,因为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现存的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50852e72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