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导学案)

2022-04-10 01:0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导学案)》,欢迎阅读!
小数,课时,意义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小数与单位换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教材借助直观模型和操作活动,通过大量的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为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制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 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充分激活学生的相关学习经验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4)小数与单位换算 5)小数的近似数 6)整理和复习









3课时) 4课时) 4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规律。

3.能够按照“四舍五入”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1.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区别。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7)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课时 小数的意义

课题

小数的意义

课型

新授课

1.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

设计说明 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到“以学定教”,充分体现了新

课标所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2.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为学生主动学习搭桥铺路。




学生有效的自学来源于教师高效的引导,根据对教材的解读和学情实际,我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中发现新知,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这一理念。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初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米尺 1课时 导案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你认识小数吗?在生活中见过小数吗?能举一些小数的例子

一、 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吗?

2.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小数最早是由哪个国生的?它有什么意义?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课题)

1.认识一位小数,课件出示米尺图。提出问题:

(1)一把米尺,现在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米?

(2)引导学生明确:110米可以用0.1米表示。

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5钟)

(4)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分数的分母是多少?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几位?

2.认识两位小数。

(1)组织学生交流,如果把米尺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几厘米?是几分之几米?15份怎样用分数表示?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小结。

3.认识三位小数。

讨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

1.观察课件,思考问题。 (1)组内交流每份是(2)练习用小数表示

1.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相关的例子。

2.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学案

达标检测 1.猜想。

妈妈的身高大约是 厘米。好朋友的身高大约是米厘米。

答案:略 2.填空。

(1)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 )等,分别写作(

(2)7分米是1米的( 写成小数是( )米。

(3)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间的进率是(

(4)0.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20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5)1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0.1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0.01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答案:(1)百分之一 千分之 0.1 0.01 0.001

(2)

6分钟) 家提出和使用的吗?小数是怎样产

1

米。 101

米。 10

(3)讨论3分米、7分米怎样用(4)通过观察、讨论得出:这些分数都是分母是10的分数;小数点的右边有一位小数。

2.(1)小组讨论交流。

(2)交流讨论结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米,15份用

(3)3分米、7分米怎么表示呢? 小数表示。汇报:0.3米、0.7米。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

100

15

米表示。 100

7

0.7 (3)10 (4)十分10

之一 8 百分之一 20

(5)10 10 10

3.看图写出分数和小数。

3.小组讨论。

4.(1)根据分数的计数单位进行




份,会得到什么样的分数?怎么改写成小数?

4.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 (1)一位小数的计算单位是多少?两位、三位小数呢?

(2)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7分钟)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2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1.你能画图形表示0.8吗? 2.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九第2题。

类比,交流结果。

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用0.10.010.001

(2)组内交流: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画图形,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2.独立填写分数和小数,集体订正。

3.交流自己的想法,明确0.32是两位小数,里面有321100



分数: 分数: 小数: 小数: 答案:

723 0.7 0.23

10010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同时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堂上,我让学生测量课桌的宽度,测量后让学生汇报结果,通过对不同结果的比较,让他们加深对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的认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本节课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智慧,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在静思中、合作中,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本领,从而达到了乐学、会学、

六、教学反思

创造性学的境界。

教师点评和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18716f30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