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的名词释义

2023-04-14 09:29: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孤独症的名词释义》,欢迎阅读!
孤独症,释义,名词

孤独症的名词释义

(一)孤独症儿童

系经公、私立医院鉴定为孤独症,目前于国小就读,有主动口语表达能力,并有仿说、不停问问题或隐喻式语言等任一种非惯例式口语行为的儿童。

(二)非惯例性口语行为

1.仿说:与谈话者结束一段谈话后,一分钟之内立即跟随的模仿说话,包括和之前的谈话内容一模一样,或只有部分相同的口语。

2.隐喻式语言:或称为怪异式语言,是由个案自己主动说出,内容以单字或语词所组成,对个案本身有特定意义,其它人却无法理解的口语。

3.不停的问问题:个案主动、不断地向他人提出问题,而这些问题出现的时机并不恰当或是受试自己可以回答的问题。

(三)沟通功能

系指儿童以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口语行为,用来影响他人而能达成其目的。本研究所指的沟通功能系根据PrizantDuchan1981WetherbyPrutting1984Wetherby等(1989)提出的沟通功能加以综合归纳,大致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十三小项沟通功能:

1.规范行为(behaviorregulation):为获得或限制环境的目的而做出规范他人行为的口语。包括(1)要求物品(2)要求活动(3抗议拒绝。


2.社会互动(socialinteraction:为了亲密的目的做出吸引、持续他人注意自己的行为。包括(1)维持互动(2)肯定(3)致敬欢迎(4)放声思考(5)要求允许(6)要求协助(7)寻求注意等。

3.共同注意力(jointattention:为分享注意某物体或事件而做出引导他人注意的行为。包括(1)要求讯息(2)描述(3)表达情绪等。

(四)功能评量

本研究所指的功能评量,系指一个完整收集数据的过程;包括利用晤谈、直接观察等方法,了解非惯例性口语行为与发生行为的情境关系,特别是存在于情境、行为前事事件、目标行为及行为后事结果之间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b6ac25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