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名词解释

2023-01-04 20:2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播学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传播学,名词解释

1, 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符号: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3,符号化: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它符号的活动。

4,符号解读: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5,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的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6,传播情境: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7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8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9,人内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0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11群体: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12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13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会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为信任的态度。

14趋同心理: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15下行传播:有关组织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

16上行传播: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求的信息传达活动。

17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8信息环境: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19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0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就能理解的媒介。

21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人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3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22知晓权: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23传媒接近权: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24说服性传播: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

25传播流: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26电视人:伴随着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TV的画面音响刺激中长大,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行为上跟着感觉走。

27,容器人:大众传播特别是以TV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孤立自闭。

28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过段时间,等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效果才能表现出来。

29,一面提示: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30,免疫效果:两提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像事先接种疫苗一样,能使人们在遇到对立观点的时候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31警钟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变化。

32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33两级传播: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34,受众:一对多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35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就像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左右人们态度意见,甚至直接支配行动。

36上限效果: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64223f0912a216147929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