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赠王桂阳翻译赏析

2022-07-30 11:1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赠王桂阳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桂阳,古诗,赏析,翻译

古诗赠王桂阳翻译赏析

《赠王桂阳》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吴均。其古诗全文如下: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前言】 《赠王桂阳》是南朝的诗人吴均所做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通篇用比体,托物言志,句句写松,却句句落实到人。 【注释】 ①这两句是说松树虽是大材,但当它初生数寸之时,也会被草埋没而不被看重。 ②笼云心:指高远的志向。负霜骨:指坚贞的品质。这两句是说,当一个人高远的志向尚未表露的时候,谁能晓得他有坚贞的品质呢? ③弱干、纤茎:都指松树幼小时的枝干。陵忽:欺陵、忽视,也即是摧残的意思。 ④何当:何日。覆明月:与前面“笼云”意思相似。笼云、覆月,都是指建大功立大业、能“遮无盖地”的意思。 【赏析】 王桂阳可能就是当时的桂阳郡太守王嵘。吴均又有《赠王桂阳别诗三首》,其中说王桂阳“高华积海外,名实满山东。自有五都相,非无四世公。”可见王的地位很高,又有“愿持鹪鹩羽,岁暮依梧桐”等语,说明吴均颇有依附于他的打算。从这种关系推断,这首诗很可能是他的自荐之作。 自荐的诗很难写,自誉过高,未免有夸言干乞之嫌,因而吴均这里避开了正面的自我标榜,全以松作比喻。松树虽可长成参天的大材,但初生之时不过数寸而已,甚至会被杂草埋没,人们不知道它拔地千丈、笼聚云气的壮志,怎么会明白它具有傲霜斗雪的气骨呢!前四句显然以初生之松

1


比喻自己的沉沦下僚、未见器重,而借形容松树的性格,表明自己高远的志向、坚贞的品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二句,更说小松枝干嫩弱,易被摧残,喻自己身处下位,易遭人欺凌与忽视,委婉地表达了向王桂阳求助的意图。最后两句则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抱负,他说:当幼松一旦长成数千尺的大树,则可笼云覆月,庇护众生,言外之意是说自己一朝出人头地,就可建功立业、大济苍生,至于到那时不会忘记王桂阳的知遇之恩,也是不消说的,“为君”二字,便含有此意。 这首诗通篇用比体,托物言志,句句写松,却句句落实到人,“数寸”“草所没”“弱干”“纤茎”诸语,极说幼松之弱小易欺;“笼云”“负霜”“千尺”“覆明月”诸语,则极言松的前程远大。两者对照鲜明,使读之者既痛惜于诗人的怀才不遇,又凛然不敢对诗人少存轻忽。虽是自荐之诗,气格却绝不卑下,这是诗品,也是吴均的人品。 吴均的诗已开唐律之先河,元陈绎曾的《诗谱》就在“律体”中列有吴均之名,并以为他与沈约诸人是“律诗之源,而尤近古者’,即此便可说明他在近体诗形成中的作用了。如这一首诗,其音调虽未完全合律,然已颇有律诗的章法,中两联为对句,也合乎律诗的规律,这正是由古诗向律体过渡的形态。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ba53a0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