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022-11-22 03: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欢迎阅读!
慈母,中线,游子,上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公元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晚唐著名诗人。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人称“诗囚”,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因病去世。代表作有《游子吟》

诗一开头,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虽然没有刻画母亲的笑貌,但其音容早已在读者面前呈现。一位和蔼慈祥的母亲,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脸上也起了深深的皱纹。深夜,母亲在灯下正默默地给将要外出的儿子缝补衣衫,一针一针,缝得那么仔细、那么认真!这线是慈母手中的线,这衣是游子身上的衣,两件最为平常的东西,却鲜明地突出了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第二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着重刻画了慈母的动作和神态,这也正是作为母亲对儿子的真情的表露。儿子要离娘远行了,母亲却舍不得儿子离开,但是为了儿子的前程,她又不得不让儿子走。此时的母亲,是留恋牵挂?抑或是疼爱酸苦?又仿佛什么都有!于是老母就把这千滋百味的感情,全都糅合在这衣服的一针一线上。诗中“密密缝”三字,深深凝结着母亲对儿子无限的疼爱和深情地留念:


儿子在外衣单而身寒、无人照料;儿子这一走一年半载又回不来,让在家的老母亲日夜牵挂。寥寥十个字,把一位伟大的母亲对自己儿子的疼爱之心,刻画得无比真切!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整首诗歌主题的升华。此二句通过通俗形象的比兴手法,和意味深长的对比,寄托了出游赤子对母亲炽烈的情意。“寸草”原指小草,在这里比喻为游子。“三春”指的是阳春三月。“晖”在这里是指阳光,而“三春晖”这里比喻慈母之恩,他把母爱比喻为阳春三月和煦的阳光。这两句以反问的口气,写出了作为游子,对老母亲真切的感恩之心:

谁能说儿子小草般的孝心,能报答母亲那春晖般的养育之恩?这春日的暖阳对小草的照耀,恰似母亲对儿女们的恩泽,那是何其丰厚,我们如何能报答!

整首诗没有母亲的谆谆叮咛,也没有母子的涟涟别泪,而是摄取了游子临行,慈母缝衣的现实场景,艺术化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最普通、最伟大的人性之美,从而给人留下了更为具体、真实的印象。

全诗前四句全采用白描,末两句转用比兴,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巧琢雕饰,情真意切,沁人心脾,难怪苏轼评此诗为“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轼《读孟郊诗》)。千百年来,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因慈母形象之伟大,拨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在万千游子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baee51c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