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分析

2022-05-08 08:4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分析》,欢迎阅读!
财政体制,政事,下行,财务管理,单位

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分析

作者:连欢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第6



摘要: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新局面,财务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改革创新,本文通过对新财政体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够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新财政体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前言:随着政府职能的持续提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财政体制也在持续进步,如何在新财政体制下,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是行政事业单位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当前,在新的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上呈现了一定的滞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要积极探索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当前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适应新财政体制的发展要求。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健全并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和保障,当前,要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的约束性与实用性,并不断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无法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要求,由于财务管理制度相对不健全,造成违规进行财务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还存在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财务管理上,专项资金与往来款项等管理工作未能依财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执行,从而造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自由、随意,预算与支出存在较大差异,专项资金与实际项目不符,往来账款存在许多坏账和呆账的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与执行上缺少有效约束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编制上缺乏针对性,并且不精细,较多的应用上年收去、当年财政情况与单位特性和业务来编制,并没有在预算编制前充分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到项目实际当中。在财务预算的执行上,事业单位缺乏严格的约束,无法确保预算方案的严谨性,预算只能浮于表面,无法充分反映事业单位的账务状况,特别是无法保证专款专用,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执行力,使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没有对本单位的支出进行有效管控,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不但对资源有效利用造成不利影响,更是损害了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体制落后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体制与新财政体制脱节,无法准确的体现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各部门的业务交集越来越紧密,经济往来不断增加,这就给财务管理工作体系造成困难,在资金的流动中没有充分体现真实的资金流动情况,造成


财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使得在资金管理中出现隐患,例如固定资产未准确估值,没按时记录或记录不准确等等问题

二、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改革改措施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新财政体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细化部门职责,对部门和岗位实行分开管控,有效精简机构,从而有效确保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管理职权没有重叠,建立和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并且加强财务信息技术投入,解决财务工作体系与财政体制脱节的问题。

(二)严格财务预算的执行与加强收支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要在预算编制前,做好对本单位充分的调查研究,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财务预算,从而保证合理的筹措资金、分配资金和使用资金。在此基础上,要严格执行财务预算,不准随意改变预算内容,确保财务预算的约束性与严谨性,出现特殊状况需要追加预算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依据审批程序严格把关,审批后方可追加预算,同时,依据财政部新颁《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积极推动、贯彻行政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单位收入管理,明确行政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增加收入管理的有关要求,明确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管理。规范行政单位支出管理,将行政单位支出范围修改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进一步强化支出管理要求。此外,还要加强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票据管理等改革以加强支出的管理,综合考量行政事业单位实际需要以及真实开支情况,按各项规章制度与标准严格制定预算。

(三)转变财务工作理念,提高财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识,切实从以往传统的管理观念中转变过来,改正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粗放、不重视的错误意识,充分认识在新财政体制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提高财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入手,加强对本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财务工作是一项对专业技术含量要求很高的工作,并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具体财务工作人员对本国家财务相关规章制度有充分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业务流程。

(四)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体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为了进一步适应新财政体制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适应发展要求的人才选拔机制,逐渐组建形成着眼于未来,专业技术过硬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高超的优秀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聘用制度,以专业技术水平来作为聘用重要依据,优化编制与待遇机制,公正公平的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事业单位还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本单位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考核办法,通过强化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考核,对专业技术水平优秀的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一定奖励,对专业技术水平较差不能胜任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整。通过不断健全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体制和各项财务工作制度,来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管理。要严格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在持续增长,所以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实行有效的管理与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资产的有效利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清查,要在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管下,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结语: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正处在新的财政体制下,对财务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对财务管理工作以及财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我们要着重解决财务管理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财务工作体制,加强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和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对本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通过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从而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在新财政体制下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莉.新财政体制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分析探讨———基于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417:143-144.

[2]陶爱华,余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财政监督检查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调研分析[J].财政监督,201533:45-47.

[3]戴润泉,陈进,娄英煌,王业中,吴平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09:27-29.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财政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f3916c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