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研究

2023-05-02 01:4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研究》,欢迎阅读!
财政体制,政事,下行,财务管理,单位



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实现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新财政体制逐渐构建,而新财政体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成为了重要议题。本文将从新财政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定义入手,探讨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意义、目标和措施。 一、新财政体制

新财政体制是指在原有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属地管理,优化政府部门职责分工,实现政府质量、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财政体制。新财政体制的核心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据中央和地方的财力情况,中央向地方提供一定比例的财政转移支付,以满足地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二、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向公众提供服务和实施公共政策的机构,具有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职能,并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宗旨。行政事业单位包括事业单位、公益法人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类型,这些单位中大部分依托政府,由政府直接或间接资助或管理。

新财政体制下,加快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对于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财政使用效益。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社会资金使用的重要部门,通过落实预算管理、计划管理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使用效益,降低支出标准,提升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度。新财政体制下加强了财务公开度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公布财务状况和经济业绩,增强社会监督,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规范财务管理流程。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弊端,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规范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目标是在提高财政使用效益和财务公开度的基础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自主权和市场化运作能力,同时增强财政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实现政府财务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

1、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新财政体制下,中央向地方提供的财政转移支付将成为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重要来源,实现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还需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拨付机制,建立预算与决算制度,推行绩效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依据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会计核算、支付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财务报告等制度。

3、强化资产管理和风险防范。行政事业单位往往拥有大量资产和财务资源,需要加强财产管理和风险控制,规范招投标、直接支付等操作,制定科学的风险控制机制。 4、提高人才水平。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要适应市场化运作的需要,加强管理能力和财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标准和考核制度,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增强自主权和市场化意识。

2、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立预算绩效和评价体系,推行预算联网和绩效评价,加强财务透明度和公开度。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报表编制、审计和监管工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程序和操作,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真实、完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acde847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