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2023-01-24 12:26: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欢迎阅读!
古建筑,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美术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13 《古建筑的保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建筑的保护》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中的内容,它是12课《保护文物》的延续有许多共同点,但是按“文物”概念,很多古建筑现在不一定是文物,但是成为文物的可能性都极大,而能否成为文物绝对离不开合理的保护。但是,不管身边的古建筑是不是文物,它们都有一个重要的功能——“不仅会将它的历史写在书上,还会将它的历史通过古建筑告诉世人,并流传后世”。所以“历史”是本课的一个关键词。

正因为需要“历史”,所以就需要认真了解古建筑的过去,通过书中提供的图片和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建筑物的历史与文化,建筑的整体美与能工巧匠们精湛技艺带来的无穷魅力。从自己身边的古建筑体会古建筑“历史”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产生共鸣。在活动环节中表现的形式十分多样,如可制作手抄报,调查报告,绘画,立体造型等等,课时可以设计为两个课时。本课时中的美术活动我设计了制作“保护古建筑爱心宣传卡”。只有感受了古建筑的历史和美才会油然而生的对古建筑产生情感想去保护它的强烈欲望。

【学情分析】

在现代建筑文化簇拥下成长的孩子,对古建筑的感情淡薄。在崇尚拆迁重建的当下,很少见到有一定年龄的古建筑,而现在部分地区对古建筑的恢复和重建,正是崇尚文化、尊重历史的一种意识苏醒。鼓励学生用探索的目光去追寻古建筑背后的文化与生活,可以唤起他们对古建筑的欣赏与保护。

考虑到教材容量较大,内涵丰富,若面面俱到,不免隔靴搔痒,因此建议本课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可以从具有安徽徽派古建筑着手,学会欣赏学会表现;

第二课时:用第一课时学会的方法学习探索研究中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古建,并进行综合材料粘贴,表现出不同古建筑的特色韵味。

教学方式、手段:直观欣赏、对比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多媒体演示法等等。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了解古建筑,正确认识古建筑的价值,整理本地区古建筑资料,用宣传保护古建筑的爱心卡来表现对古建筑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探究、总结问题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树立保护身边古建筑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身边的古建筑“甲秀楼”和它的价值,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发表对古建筑保护的看法。

【教学难点】

收集古建筑的相关资料,思考保护古建筑的措施。讨论提出不同的保护方法,用保护爱心卡或手抄报等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古代建筑资料。

学生: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绘画用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课题导入

一座具有历史的城镇,不仅会将它的历史写在书上,还会将它的历史通过古建筑告诉世人,并流传后世。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古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术的结晶,珍惜、保护好古建筑,是现代人的职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建筑的保护。

导出课题——《古建筑的保护》 二、欣赏感知

欣赏图片: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北京故宫、贵州地坪风雨桥、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说出这些古建筑的名称、地理位置,初步感受建筑风貌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fbd1e5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