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反思

2023-05-04 11:3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倾斜角,斜率,直线,反思,教学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反思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反思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反思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恰当的导入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意义,对课程的内容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

通过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这节课的反复研读,备课,打磨。我想谈谈自己在磨课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关于章节第一课的引入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这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实则要给学生讲清楚,却不容易。本节课的引入不仅有这节课的引入,还有本章的引入。我前后两次试讲,课前引入上一次,改一次。第三次采用了课本上的引入,从教学效果来看,这一次是最流畅,最切合学生实际的引入,对本章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下面是我三次课程不同的引入。

1第一次引入:问题引入

提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表示一个点P?直线又如何表示?

从今天起我们学习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让我们一起了解解析几何的鼻祖-笛卡尔,多媒体展示笛卡尔对解析几何的贡献,然后引入第一节课。学生一脸茫然,只是机械的听着。

从上课后的感受来看,很别扭,很不顺。课上得好不好,一个是学生有发言权,另一个就是执教者本人,是否流畅舒服。而我上完感觉不爽,不舒服,语言拗口。所以,上完课和同行老师聊了聊,就改了。换一种方式引入。

2、第二次上课的引入


提问: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它的图像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 2)初中我们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研究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哪位同学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还可以称作什么坐标系?

有同学回答笛卡尔坐标系,老师由此引出笛卡尔,多媒体展示笛卡尔在解析几何中的贡献,引出本章以及本节课。

这样引入,似乎很快过度到笛卡尔这个人,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很大,而且提到一次函数,学生自然而然由y=kx+b(k不等于0)想到斜率,实质上孩子在初中虽然知道斜率,但是,对斜率概念是不了解的,这也是本节课的研究目标。孩子在回答后面课堂第一个问题确定直线的方法有哪些?时,直接回答直线的斜率,让后面教学也很不顺。其次,这种引入太单调,对本章也没有说明,引入时间过长。所以,也感觉课上得很不爽。

课后,我又一次研读课本,阅读教师用书,仔细看课标对这一部分的要求。我忽然发现,教科书上的引入实质上是最好的引入,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

3、第三次的引入,也是公开课的引入

16世纪以后,由于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天文、力学、航海等方面对几何学提出新的需要,比如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行星绕着太阳沿着椭圆轨道运行,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投掷物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利用多媒体,教师适时的展示行星绕着太阳旋转的椭圆轨道、投掷物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等图片)这些发现都涉及圆锥曲线,原先的一套方法已经不适应了,这就导致了解析几何的出现。让我们认识一下解析几何的鼻祖--笛卡尔,他是解析几何的创立者,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立坐标系,把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方法进行研究,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本章就通过对直线与圆等内容的讨论,帮助我们体会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这一节,我们学习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课后,我发现,这样的引入非常顺畅,多媒体展示的天体运行图片以及抛物线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f63dc2cd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