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2023-01-27 05:2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欢迎阅读!
社会支持,幸福感,主观,弹性,农村



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 农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以河南中医学院中农村大学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以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水平和主观幸福感水平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度和心理弹性及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度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主观幸福感

1 引言近二三十年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这些研究的结果促使人们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压力、逆境中人的发展。在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大学生走入大学后,可能面临更多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冲撞,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一定影响。国内外学者针对社会支持、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做了大量研究,例如社会学Becker2000发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社区等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密切。李志凯2009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及各个维度与心理弹性均显著正相关,并且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弹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作用很大。宋广文(2013)等研究结果发现,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其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并且心理弹性能显著影响并预测主观幸福感。综合以上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研究对象较为单一,两者与三者之间的综合性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将探索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间的关系,试图构建以社会支持度为前因变量,心理弹性为中介变量,主观幸福感为结果变量的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在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下,大学生即使遇到压力和逆境也能够表现出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



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和施测过程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从河南中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中随机选取700名学生进行调查,收回的调查问卷677份,有效问卷即农村户口为521份,有效率为74.43%其中男生133人,女生388人。2.2 究工具本研究运用肖水源(1986)等编写的社会支持量,共17个条目,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等三个维度,该量表重测信度R=0.92,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9±0.94之间。心理弹性量表运用2007年于肖南和张建新根据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编制,共25个条目,中文版包含坚韧、自强和乐观3个维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总体幸福感表(GWB,由国内学者段建华在Diner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相关在0.480.78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聚敛效度为0.270.47



3 统计分析本研究对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3-1TP朱平生1.tifBP〗从表3-1中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之间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0,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01,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




0.309。三个变量间两两呈正相关。3.1 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中介作用的检验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成正相关,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也成正相关,心理弹性可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为继续验证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我们首先假设,心理弹性能够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参照BaronKenny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分别作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度之间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3-2中的第一步检验了社会支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从表中的结果数据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09p<0.001。第二步检验了社会支持度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从表中结果数据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50p<0.001。第三步将社会支持度和心理弹性同时放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其影响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0.447p<0.001。由此可以得出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



4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4.1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间及主观幸福感两两呈现正相关这一结论与国内外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例如Pinquart Nahum-Shani,吴丹伟等人,其研究结果均发现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社会支持度获得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也越高。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论增强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变量的水平,都对其它两个变量有积极的影响作用。4.2 心理弹性在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度和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之前的部分研究也表明,心理弹性在两个变量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例如衡书鹏2012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得出心理弹性对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有中介作用。因此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下,大学生即使遇到压力和逆境也能够表现出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同时在社会支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可能还存在其他中介和调节变量,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之,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之间两两正相关,并且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出了方向,在今后的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高社会支持度,增加对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关心和支持,可以有效地增强心理弹性水平,最终实现提升农村大学生提高主观幸福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衡书鹏.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393-95.



[2]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40-442.[3]宋广文,何云凤,丁琳,吕良成,周凯.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3287-91.



[4]吴丹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94-9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b5a03a7d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