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如何提高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2022-08-07 01:4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探索如何提高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欢迎阅读!
中段,作文,有效性,探索,提高

探索如何提高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有效



摘要:作文是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对于小学中段的学生要求写五百字左右的作文。有很多学生很害怕写作,写出来的文章会出现语句混乱、出现错字错词、记“流水账”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中段;作文教学;有效性探究

引言:语文的写作能力提高靠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让学生不再对写作产生畏惧感,在写作时不会想不到要表达的内容。写作在语文考试中占的分数也比较高,对语文成绩的高低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一、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正如古人悟出的道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样,多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从书籍中积累到好词佳句,并且在相关写作时能够运用。多阅读课外书籍不仅能够了解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还能积累好词佳句,在写作时不会出现找不到内容写或者写出非书面语的表达的情况。教师可以把课外书籍带到课堂中,在上每一堂写作课之前,教师可以找到相关的书籍或者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找到相关的教学视频并在课堂中与学生分享。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一个班里写作能力强的往往不是那些上课很认真听讲的学生,而是喜欢看课外书的学生,在写作时他们能写出比其他学生独特的句子,能够在文章中表达不同的观点,写出的文章往往容易吸引读者的兴趣。就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中的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时,小学生处于

[1]


一个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年龄阶段,脑袋中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这一节的习作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只能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指导,而不能批评。《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很适合小学中段的学生阅读,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推荐给学生,教师在上课前先找几个童话故事和学生分享,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分享完童话故事就可以指导学生续写童话故事。

二、营造一个写作氛围

在不同的环境里做不同的事,比如在一个餐厅中所有人都在吃饭,如果有一个人在那里大声背书,首先很影响其他的客人吃饭,其次会与餐厅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一个人待在一间房子里学习和一群人聚在一起学习的效率也是不同的,一群人在一起会比较有竞争力,看到其他人在认真学习,自己也会被影响着,大数学生不想与众不同。同样的,学生也会被环境所影响着,这就是创办学校的原因,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能够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在考试时限时写作文,学生就会在对应时间里完成写作,学生被环境影响着,因此在考试时会引起学生不断的思考。就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中的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时,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大部分学生都有比较喜欢的动物,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用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一起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为什么喜欢这种动物。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可能喜欢同一种动物,但每个人喜欢的理由会不同,并且学生还能了解到不同动物的特点,经过讨论,在课堂中教师给学生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一篇三百字的小文章。这样的方法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写作氛围,还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增进了情感。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习惯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行为而形成的一种不自主的行动。小学一年级学生接触了“写画”,用一百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幅图上的内容,在这时教师就可以教学生适当运用比如“比喻、排比、拟人”这样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吸引读者的眼球。学习到小学中段时,学生开始接触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的作文,对于刚接触这类写作题材的学生来说,如果学生不认真审题,就很容易出现

[2]


偏题的情况。教师在每一个星期可以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指定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一篇作文并且上交,教师花时间进行批改,把优秀的作文带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在批改过程中也会发现学生写作时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会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全班一起安静写作文的这个过程中,营造了一种考试的氛围,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今后的写作中学生学会避免这些错误,慢慢得到了提升。就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七单元中的习作:我的“自画像”时,这是一个让学生了解自我的机会,在上课前教师提出“你是否真正的了解自己”这样的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性格、外貌、行为举止等方面都不能说完全了解,这一次写作内容,教师可以让每个人都去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然后结合对自我的了解写出一篇作文。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个有趣的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介绍一下自己的性格特点,看学生对自己了解多少,并且让其他同学来进行评价,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了课堂中,还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了解。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就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培养,为学生更进一步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起码让学生做到不讨厌写作,甚至培养一些有天赋的学生在写作方面有所成就,这个是教师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茵.思维导图在小学中段记叙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2019.

[2]孙莹.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观察,2019,815:103+107. [3]仲媛.小学中段习作想象力培养策略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0.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1fe852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