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几何与图形教学心得体会

2023-05-10 19:3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几何与图形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心得体会,几何,图形,小学,教学

小学几何与图形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几何与图形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几何与图形教学 心得体会 ()激发学习 兴趣,提供现实情境。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

出发,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

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地学习。 ()自主探索、合作

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时机,不应简单地、机械地让学生模仿、记忆教师和书本上的语言。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开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根本要素之一,所以《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位置与顺序一课,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又如认识物体一课中的练习动手搭出你喜欢

1 / 2




的东西,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得到自由发挥,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不断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教学。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如在观察与测量一课中,组织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度,他们可能不用标准的测量工具,而是用铅笔、绳子作为测量工具,于是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对以上几个要点的把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数学,探索学习。使我明白了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四个知识板

为您编辑]的第二个版块,主要涉及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

小学阶段学习空间与图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因为孩子们最先感知的是三维世界,是空间图形。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就需要描述事物的形状、大小,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而直观图形、几何模型以及几何图形的性质是准确描述现实世界空间关系,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必备工具。它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72b2905a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3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