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及其解体

2023-02-28 22:2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及其解体》,欢迎阅读!
解体,乡村,传统,及其,结构

试论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及其解体

朱新山

【期刊名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期】2010(017)005

【摘 要】传统中国乡村社会之所以能长久维持,在于国家、绅士和小农三方的互动呈均衡稳定状态.近代以来,在外来现代化因素的冲击下,国家政权不断向乡村下渗,农贫困化普遍发展,尤其是作为中介和上下缓冲的绅士阶层发生剧烈分化与蜕变.统乡村绅士的分化表现在:除了部分继续钻营仕途外,向工、商、军、学甚至下层社会分流.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原有上升渠道遭遇制度性解体,造成乡村绅士向城市大规模的单向迁移.绅士阶层的外流与分化引起了乡村政权的蜕化,国家、绅士和小农均衡互动的结构格局难以维持下去.国家政权不断扩张和向乡村的持续下渗,使传统国家的间接治理机制渐次失效.伴随家庭手工业的破产,小农不断发生分化和贫困化,也对传统乡村的宗族组织机制和村落聚合力造成巨大冲击.小农的日趋贫困化,正形成解放前乡土中国大规模动荡的结构性基础,预示着乡村社会结构的改造和彻底重.现代化过程还加剧了城乡文化疏离,使乡村社区丧失凝聚力,乡村固有的社会结构失衡,陷入总体性危机中,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社会的根基,绅士问题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总页数】7(P36-42) 【作 者】朱新山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上海,201701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C912.3 【相关文献】

1.“革命”与“改革”如何改变了村庄社会结构?——读《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的思考 [J], 黄鹏进 2.试论清末华北乡村社会结构失衡与民变 [J], 郑清坡 3.苏区革命与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变迁 [J], 万振凡 4.苏联解体的刚性社会结构探析 [J], 张志军;李红 5.试论清末华北乡村社会结构失衡与民变 [J], 郑清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ac60c1ba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