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笔记

2022-04-09 21:3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摄影课笔记》,欢迎阅读!
笔记,摄影

组照规格

纪实类:820 艺术类:48 商业类:48

景深效果是指当焦点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大光圈 小于F5.6 人花鸟鱼虫兽

小光圈 大于F11 大风光、大景色、集体照 广角 35mm以下(拍摄全景、风光)

标准(中焦) 35-105mm(人文风光常用) 中长焦:105-200mm(较远距离物体) 长焦:200mm以上(打鸟)

焦距短,景深大;焦距大,景深小 距离短,景深小;距离长,景深大 快门的第一作用固然是控制进光量,但快门对于拍摄不同效果的作品也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

高速快门:一般用于捕捉物体瞬间的美,如拍摄转瞬即逝的画面或者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 低速快门(慢门):拍摄事物运动的过程美,如拍摄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快门才能拍出来 B门:一般用于长时间曝光30S~数小时 尽量保持较低的感光度

F11 1/25s ISO200 春秋、晴、户外 9-15 室内 F3.5 1/50s ISO800 白天家中

儿童 F2.8(最大光圈) 1/100s(保证不糊) ISO800(尽量低) 物体横向运动,相机跟随运动拍摄,形成追随拍摄方法,动者清晰,静止动体相对形成虚线,强化动感。 相机移动追随拍法1/30-1/60s左右

ISO根本作用:光圈、快门速度不变的前提下控制画面的明暗度 ISO越高,所得到的画面就越亮,ISO越低,所得到的画面就越暗

ISO对画面明暗度的影响与快门速度的长短、光圈的大小是一致的!前者控制感光元器件对光线的敏感度,后两者控制进入感光元器件的光线量

ISO可以提高画面的亮度,但是这种提升以牺牲画面质量为代价,所以我们不到不得已的情况下,都应尽量保持较低的感光度。

一般情况下,一般的相机和镜头ISO以不超过1600为宜,原则上不超过3200 ISO优点:可以在快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照片的明亮度 ISO缺点:感光度越高,画质越差,即噪点(颗粒)越粗、越多 锐度:成像的清晰程度

焦点平面上的成像锐度最;不同镜头对成像锐度有不同影响;后期处理 控制景深三要素:光圈、焦距、拍摄距离 测光——获取正确曝光的快门组合值 测光模式:

3D矩阵测光:画面光线分布均匀,适合普通风景纪念照,大合照

中央重点测光:突出中央主体曝光,有环境结合,适合人像、艺术风光照 点测光:突出主体曝光,大光线反差下适用,适合微距、艺术人像


顺光:指的是光源和被摄物体是面对面的,拍摄者是背对光源的,光线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上。

优点:在这样的光线环境下,主体色彩以及形态等细节特征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现。

缺点:顺光拍摄会使主体没有明显的明暗变化,从而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表现略显平淡。

侧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相机的拍摄方向成90°左右的角度。利用侧光拍摄,可以使被摄主体产生鲜明的明暗对比效果,使画面表现得非常有质感。所以,侧光常会用于表现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立体感的画面。表现人物的特定情绪。 前侧光:是指来自主体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并且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相机的拍摄方向形成 45°的水平角度。在拍摄建筑、人像、花卉题材时,我们经常会用到这种 45°侧光。

侧逆光:是从被摄主体的背面向我们镜头射过来的光线,与我们相机的拍摄方向形成120°~150°的角度。

逆光:是指从被摄主体的后面正对镜头照射来的光线,在逆光环境下拍摄,很容易使被摄主体面向我们的那一面变黑,与背光区域形成明暗反差。想要在逆光环境下拍摄出精彩的照片,可以利用反光板或者灯具对人物面部进行补光,可以获得温暖清新的逆光效果。

顶光:是指从被摄主体的顶部向被摄主体照射的光线,与我们的相机维持在90°左右的垂直角度。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顶光就是正午的太阳光线

通常,顶光在拍摄静物题材等需要表现被摄主体顶部细节的时候使用。 脚光、底光(鬼光):是指从被摄主体下方向被摄主体照射的光线。脚光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光线环境,脚光的视觉效果会下意识给人一种神秘、阴森、诡异的感觉。 光的种类:自然光、阳光、散射光、人工光、灯光、闪光灯 光的硬度:硬光(直射阳光、闪光)、柔光(散射光)、人像用光:伦敦的三角光 构图基本原则:

对称:稳定感特别强,画面——庄严,肃穆,和谐;缺乏变化,容易千篇一律,尽量少用 三七律构图:地七天三,地面有内容

二八律构图:天二地八,表现地面主题内容 四六律构图

视点: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中心点上,视点是透视学上的名称,也叫灭点 视点应该是画面的主题所在,画面上只能有一个视点 口形构图(框式构图):框架做前景来构图,表达主体,阐明环境,透视感强,符合人的视觉经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b0660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