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第12课《唐诗五首》

2022-08-24 20:1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第12课《唐诗五首》》,欢迎阅读!
上册,人教,唐诗,语文,同步

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第12

课《唐诗五首》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皋(____ 徙倚(____

驱犊(____ 采薇(____

燕然(____ 荆门(____

没马蹄(____ 贾亭(____ 沙堤(____

二、情景默写



2. 按要求填写句子。

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登楼所见,真情感人。

3)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将“、公共区域等地”改为“等公共区域”) B.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在句末加上“的重要途径”)

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删去“逼得”)

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将“教育方式”改为“教育模式”)

四、语言表达



4.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句子。

我们循着古人的脚步,游历祖国山河,黄鹤楼上,看悠悠白云,结烟波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5. 阅读《野望》,回答问题。

【小题1】首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小题2】品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 【小题3】说说最后一句的言外之意。

6. 阅读《黄鹤楼》,回答问题。

【小题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小题2】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小题3】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7. 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小题1】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小题2】下列各项对本诗的解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诗人自己轻车简从,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慰问将士。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充分表达了这次出使边塞时愉悦和舒畅的心情。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雄浑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燕然”,同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 【小题3】说说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8. 阅读《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

【小题1】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

【小题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9.

【小题1】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小题2】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带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 【小题3】对尾联中“最爱”一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之情。 B.画龙点睛,突出了诗人喜爱钱塘湖的原因。 C.巧用白描,突出了钱塘湖畔绿色醉人的景象。 D.刻意渲染,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依恋之情。

10. 拓展阅读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弯曲的地方。

【小题1】第一、二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3】品析句子。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2d0aab4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