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煮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2-09-01 00:0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煮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教案,原文,反思,语文,年级

小学三年级语文《煮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煮书》原文1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横幅,上面写着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煮书”。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椅子上品茶。我指着横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会煮坏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侯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写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读课文入手嘛!那些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小学三年级语文《煮书》教案2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初读课文,读顺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认识生字新词,初步感受读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目标转化。

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看了课题之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质疑,煮书真的是把书拿到锅里去煮吗?)





1 3


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作记号。

2、汇报自学预习情况。 出示生词:

文章、品茶、粮食、所以、语文、犯愁、煮书、火锅、杜甫、诵读、否则、牢记、妙词佳句、一篇文章、疑惑不解、得心应手、豁然开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教给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词意的方法。 疑惑、得心应手、豁然开朗、疑惑不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小组合作,分段朗读全文。

5、自由读,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请做上记号。

6、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 三、学习课文,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看图理解:苍劲有力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我”觉得奇怪,疑虑的语气。 3、全班朗读此段。 四、指导学生写字。

1、明确读词,复习要写的字。文章、品茶、粮食、所以、语文 2、教师范写。请学生点评。 3、学生独立练写。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理解“煮书”的含义;知道读书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应学习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2 3


一、复习导入。

分别指7名学生朗读本课的7个自然段。(读后请全班同学评一评) 二、品词析句,体会感悟。 1、学习课文第234自然段。 A、指名学生朗读“我”和爷爷的对话。 重点理解: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现场查字典,选义项;把选出的意思抄在书上)

“消化”——食物在人或动物体内,经过肠、胃的作用,变为能够被机体吸收的养料。

理解、吸收所学的知识;

B、小组讨论:本课的“煮书”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全班学生,反复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e5e448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