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期末论述题专题复习

2022-04-06 04:4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上历史期末论述题专题复习》,欢迎阅读!
论述,期末,复习,专题,历史



七年级上期末 论述题专题复习提纲

一、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观点1:改革是变革旧秩序、旧制度的革命。 观点2: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论述:①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②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发展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结论:因此,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只有坚持改革创新,国家才能富强。

二、通过都江堰工程,秦长城,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观点1:古代杰出的建筑工程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或:古代杰出的建筑工程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论述:①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带领人民修建的都江堰,是一座防洪、灌溉、水运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它使成都平原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③从秦朝开始,劳动人民在我国北方修筑、完善了从西北绵延到东北地区的万里长城,长城既起到了防御北方游牧少数民族侵扰的作用,同时,长城也成为各民族交往的枢纽,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象征。

结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民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

观点2:人民创造了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论述:①战国时期修筑的都江堰,是一座防洪、灌溉、水运的综合性水利枢纽,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成都平原;它们成为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典范。

②从秦朝开始,劳动人民修筑、完善了绵延万里的长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长城以南农耕文明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



③造纸术的发明,代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结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具有创造力的民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

三、概述孔子的主要成就;知道“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观点: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论述:①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创办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等教育观点与主张。

②孔子编辑了整理了《春秋》《诗经》等,孔子的言论由弟子整理成《论语》 结论: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秦汉时期

四、知道秦统一中国,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观点1:秦朝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或:秦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或:秦朝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论述:①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影响了中国历史2000多年。 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③统一文字,有利于不同地域人民的顺畅交通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形成了民族心理认同,保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延续。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与车轨等,便利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结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从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观点2:制度创新促进了社会进步(历史发展)

论述:①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影响了中国历史2000多年; 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结论:因此,先进制度的创立与实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要顺应时代的要求适时进行政策调整与制度创新。




五、概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观点: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论述:①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西汉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货币、盐铁专营等措施,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结论: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六、初步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观点: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论述:①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使秦国确立了封建统治,发展成为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改革增加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黄河流域地区的民族交融,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因此,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七、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农历。 观点1:书写材料的进步推动了汉字字体的演变和书法艺术的发展 观点2:书写材料的改进促进了文字的成熟与简化

论述:①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②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西周晚期,人们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被称为“大篆”

③战国时期出现了竹简、木简,秦统一全国后,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规范文字。后来又推行更为简便的隶书。

1



④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

⑤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结论:因此,随着书写材料的改进,文字逐渐走向成熟和简化,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八、对理解“”与“运用”层次考点的核心价值观归类整理

主题

基本观点

论述史实(事件的措施、影响/作用/意义)

秦的统一、P44 汉武帝大一统、P57



1.民族独立、 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是国国家统一 家强盛的前提。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社会进

2.改革

步的推动力;②改革才能使国家富强;③只有改革旧制才能顺应时代潮流;

①开放促进繁荣,保守导致

3.对外交往、

落后;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

改革开放

路。

①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进

4.思想解放

步的重要推动力;②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作

5.中华文明

出了巨大贡献;②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北魏孝文帝改革P93

商鞅变法P33

丝绸之路P68



百家争鸣P38



都江堰P36 造纸术的发明P73 孔子成就P39

6.杰出人物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评价秦始皇P45 评价汉武帝P5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195de00b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