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声音》教学反思

2022-07-06 23: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好听的声音》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反思,好听,声音,教学

《好听的声音》教学反思

《好听的声音》教学反思范文

以前也听过教师模仿应彩云老师上的《好听的声音》,当时就感觉这个活动无论是选材还是活动环节的设计,都非常的吸引幼儿,幼儿在活动中非常的投入,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学效果非常的好。

今天,从视屏上观摩了应老师这个活动,给我有一个震撼,那就是应老师教育理念、教学态度和教育机制,真正地感受名师的教学风采。

就如应老师所说:“真正的教育是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归于幼儿的生活。”《好听的声音》选材,从幼儿熟悉的声音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开始,逐渐过度到探索瓶子如何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而为大鼓和小鼓伴奏,顺理成章地学习了歌曲《大鼓和小鼓》,最后,又选择幼儿最喜欢的糖,来探索不同的糖,发出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在愉快地享受中,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这也就是《纲要》中所说:“教育内容的选材,教育内容应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和好动的特点,采取游戏化和情景化的教学,让幼儿用耳朵听,眼睛看,用手去触摸,关心活动的过程,而不关心活动的结果,通过自身的探索,感受与老师和同伴一起玩的快乐。在探索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应把主动权留给孩子,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这样幼儿才能更加自信、自然、主动地表现自己,展现自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33fe7a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