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与戊戌变法的联系

2022-12-27 01:38: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康有为与戊戌变法的联系》,欢迎阅读!
康有为,戊戌变法,联系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的联系



康有为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和变法的主持者。

康有为是中国晚清时候重要的政治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是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他变法前在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影响了梁启超等人,并于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使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上书被拒后他并没有放弃,不久后康有为得中进士,有了机会,他再一次呈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最终光绪皇帝被说动,戊戌变法得以实施。

戊戌变法在政治上,开放言路,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可以呈递谏言。精减机构,共撤销6个部门。任用新人,任用一些维新派参与到新政中。在经济上,认为工商立国,设立农工商局,倡办实业,促进生产、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教育改革上,举办京师大学堂,派留学生,废除八股,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在军事上,改用西洋军事训练,裁汰绿营和编练新军。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把中国改造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最终戊戌变法并没有成功。

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并没有成功,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可这次变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使爱国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想得到了解放。

康有为谭嗣同都参加过戊戌变法,而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因为在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海外,而谭嗣同用他年轻的生命祭奠了这次变法。谭嗣同为变法流了血,他的行为既让人觉得不忍,又让人觉得英勇。

康有为谭嗣同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们为中国的命运做出了努力。但是迫于现实情况,就整个趋势来看,他们做的只是无谓的挣扎。但是从历史意义来看,他们也在历史上印上了属于自己的一页。

康有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他想用自己所学来拯救当时处于危难时刻的中国。但是他又缺乏一颗接受现实的心,在旧的王朝灭亡之后,他一直耿耿于怀,不能接受新的变化。所以他想要复辟,想要恢复清朝的统治。

谭嗣同通过对社会现实观察,加之自己对知识的学习、理解。他知道王朝的大势所趋,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要改变现有的、旧的、腐朽的制度,只有从根本上入手,才能使改变有所成效。

但是迫于现实,加之当时统治者的思想变化,变法最终失败了。但是他们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哪怕是没有成功,也值得人们的敬佩。毕竟这是对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切,作为祖国的一份子,就要为国家的前途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海外,也许是迫于现实不得不离开,也许是对生命的屈服。但是只要留着一条命,总是可以重头再来的。而谭嗣同为了变法失去了生命,他有心去做,却无力回天,可谓是英勇就义。

从谭嗣同简介我们可以了解谭嗣同是清朝末期的有名维新派政治家以及思想家,在很多遗传至今的历史文献之中都有对谭嗣同的介绍,谭嗣同的相貌英俊,其祖上世代为官,早期在其父亲的逼迫下,谭嗣同曾经多次赴京赶考过,但是因为厌恶当时的科举制度,所以谭嗣同屡次落榜。

然而这并不是谭嗣同简介里面透露给我们最主要的信息,最主要的是在自己目睹了清朝政府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之后,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去救国救民,他发愤图强,为了可以时刻激励自己,谭嗣同甚至直接给自己改名叫“壮飞”,以此来时刻勉励和提醒自己。 1894年的时候,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当时的清军败得相当的惨烈,甚至签订了一系类的丧权辱国,割地赔偿的协议,在这样的情况下,谭嗣同感到异常悲愤,但是同时也是这种悲愤让他明白了再多的词藻除了可以表达心情之外,根本无法起到任何救国的作用,所以谭嗣同提出了变法的主张,这是谭嗣同简介之中提到谭嗣同决心变法的主要原因。 另外,通过谭嗣同简介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个信息,那就是谭嗣同是湖南维新之风的首位创始人,为了可以让他的维新变法获得成功,他曾北上游学,结识了一些同样拥有变法精神以及爱国热情的有学之士,梁启超,康有为等就是在当时结识的。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50909e87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