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防洪减灾工作中的应用

2022-07-10 20:3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3S技术在防洪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减灾,防洪,应用,工作,技术

3S技术在防洪减灾工作中的应用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比较容易发生水灾,每年因为洪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较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也就需要不断创新防洪减灾技术,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主要包括GISGPSRS技术,也被称为3S技术,因为防洪减灾工作中的大部分信息是空间信息,所以可以充分应用3S术。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之一,实现水利的信息化可以采用3S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防洪减灾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3S技术在防洪减灾工作整个过程中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数字水利成为水利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数字水利的实现离不开3S技术,通过遥感、卫星等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为防洪减灾提供更多丰富和准确的信息,从而有助于防洪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3S技术相关概述

3S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高度集成了多学科知识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收集空间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处理。通过3S技术中的GPSRS技术应用,能够帮助地理信息系统有效获得大量的数据,然后通过使用GIS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为人们分析决策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

RS技术的应用,能够在相应的空间中接收来自地表以及地表相应深度的电磁波信号,从而明确相关物体形状、属性和位置等方面信息,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信息支持。GPS技术主要组成部分有卫星、地面监控系统以及地面信号接收设备,是一种能够进行全天候工作、具有高精度的无线定位导航系统。在计算机平台的帮助下,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利用计算机中的相关软硬件,有效分析处理全球地理信息数据。

RSGISGPS技术进行集成应用,能够充分发挥不同技术应用中的优势,在获取动态遥感影像图时可以利用遥感技术,从而为GIS提供全面、准确的资源和环境数据,并且能够实时更新GIS数据库。GIS能够收集并分析处理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显著提升遥感数据的自动分类精度。通过GPS的应用能够及时捕捉地球表面上的高程与经纬度信息,还可以GIS提供精确的数据,对相关图像进行几何校正。

二、3S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

利用3S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救灾人员需要在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快速、准确获取灾害区域的相关信息,通过GPSRS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够有效获取相关数据信息。而GPS技术和GIS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够有效获取并管理空间数据,对于系统后期的更新与维护工作而言,其能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通过使用GIS强大的空间信息显示


功能,能够实现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并对较为复杂的受灾区域的地理情况进行分析决策,从而制定出最适合的抢险指挥调度方案。

利用3S技术也能够进行实时监控。发生洪涝灾害时要及时掌握水位的情况,需对水位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使用GIS技术能够很好地获取实时的水位数据。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使用GIS技术具有较多的优点,比如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全自动的操作,不需要使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操作,有效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应用GIS技术能够进行实时观测,不会受到相关天气因素的影响,对防汛抗旱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3S技术在灾情评估中的应用

相关部门在进行防洪决策之前,需要先做好相应的防洪评估工作。防洪评估通常包括对特定范围内的灾情的静态评估,以及对洪水淹没范围的动态评估。可以通过使用GIS技术来实现在特定范围内灾情的静态评估,通过获取数字高程模型,然后对洪水淹没范围内的高程数据实施量化处理,就可以进一步计算经济损失;而在进行动态评估时,会存在一定的区别,动态评估是使用二维非恒定流模型模块化处理洪水演变的整个过程,然后再根据相关时间数据,对每一个模块的淹没损失单独进行相应的分析。

基于RSGISGPS技术的洪涝灾情评估系统,首先需要建立相应的背景数据库,在进行组织管理的时候按照空间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库三种类型进行。

其中数据一般包括地形图、土地利用类型图、水文观测数据等,对于各种数据要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地图数据和栅格数据,并且还要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比例尺要注意统一。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由水利工程和堤防建设数据、水文与气象数据等组成的洪水灾害背景数据库,根据相关灾害区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专题图比例尺。

建立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相关的指标模型,为了更好应用RSGIS技术,对洪水灾害进行相应的评估,需要使用到相应的灾情要素评估指标体系。通常在指标模型中包含有触发因子、下垫面自然条件、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等3类指标,同时需要对每一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对每一种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进而能够获取洪水灾害的综合损失。在洪水发生过之后,需要对受灾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根据受灾区域的大比例遥感影像图,使用GIS技术的统计功能统计消毒区域具体范围,从而方便进行统一的消毒处理。

3.3S技术在抢险应急中的应用

在洪水灾害发生的时候,需要及时开展相应的抢险救援工作,而其中救援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要确保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通过制定完整、成熟的防汛抢险应急机制,来保证抢险应急救援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完善相应的救援措施,


并且要注重提高抢险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便更好地完成救援工作。

在抢险和救援工作中,防洪物资也是重要的内容,要不断完善物资储存计划,从而有效满足防洪减灾工作的需求。防洪物资的运输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当前相关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使用无线手段可以对防洪物资进行实时的跟踪,但无法明确掌握防洪材料的情况和运输的条件,也不利于救援人员进行相应的决策。通过在防洪物资运输车队上安装支持GPS技术的定位设备,可以随时调取运输人员和防汛物资的实时位置信息,从而将相应的防洪物资及时运送到需要的地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防洪减灾工作中应用3S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防洪减灾工作的效率。传统的手工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不但无法保证信息的时效性,还会影响到相应的防洪减灾决策。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防洪减灾的工作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可视化的空间地理数据的基础上,能够采用信息化技术处理相应的原始数据,对防洪减灾领域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相关部门通过建立基于3S技术的可视化平台,能够有效加快建设基础数据库,从而更好开展防洪减灾工作■

1.3S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应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5999cc25a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