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阶层练习五

2022-08-24 21:0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石潭记》阶层练习五》,欢迎阅读!
小石潭,阶层,练习

一课一练——《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 ,写鱼动态的语句有 9、第三段是写石潭西南面溪流的特点,写溪形的句子是 ,写溪岸

的句子是 。运用 修辞手法,用 的曲折和 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 ,用 来形容小溪的岸势,使人倍感形象逼真。

10、第四段写的是对小石潭环境总的印象和感受,写石潭环境的句子是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参差 佁然 翕忽 寂寥

悄怆 卷石 俶尔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潭中鱼可百许头 水尤清冽 隶而从者 不可久居 以其境过清 参差披拂 以其境过清 心乐之

犬牙差互 卷石底以出 似与游者相乐

佁然 俶尔 可百许头 翕忽 悄怆 隶而从者 水尤清冽 不可久居 影布石上 乃记之而去 三:填空

1本文作者是 文学家。本文是他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 一。

2、本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

写的,文中的作者的感情变化 3、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时,作者连用了五个动词,它们是: 见。

4、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 ,点明小石潭潭水特征的词语

描写小石潭水底的石头的句子是 。写这些石头的目的

5、描写小石潭周围极幽极佳的景致的句子是 6“水尤清冽”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 7、课文第二段,作者写潭水时,通过具体描写 等景物,是为了突 。表面写鱼,实际写水的句子

直接表达作者此时心境的句子是 。这一段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11、为什么在第五段才一一列出“同游者”? 12、小石潭的景与作者的情势如何统一的? 13“似与游者相乐 ”中写到“乐”,与后文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否矛盾?为什么?

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为山水游记,是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组游记中的第四篇,这组游记名为“永州八记”

B本文按照游览顺序写景,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值得借鉴。其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C在文中作者着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而这幽静给作者的具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D文中一开头便写到“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这一句中的“心乐之”三个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E“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写出了鱼跳出水面的活泼姿态。 F“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斗”“蛇”名词做状语。 G第二段通过写鱼表现水的空明清澈。

H“坐潭上”一段最能体现作者游览的心境。 五:翻译句子

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 皆若空游无所依。

3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00af7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