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的独特韵味

2022-07-30 13:3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汪曾祺散文的独特韵味》,欢迎阅读!
汪曾祺,韵味,散文,独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汪曾祺散文的独特韵味

作者:王莹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0

摘要:汪曾祺的散文多取材于生活琐事,文字浅显易懂,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画面感与色彩感相呼应;文字通俗易懂又清新脱俗,质朴的风格中有一种平淡冲和之美,文字的语言空白处意蕴无穷,令人回味。

关键词:汪曾祺;散文;平和冲淡;清新脱俗;独特韵味

汪曾祺的作品所关注的往往是小事,生活的一角落,一片段。”[1]在《蒲桥集》中主要题材类别涉及:探访游历古迹(《国子监》、《杨慎在保山》等)、缅怀旧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金岳霖先生》等)、追忆旧事(《桥边散文》、《跑警报》等)、赏鉴自然景观(《翠湖心影》、《昆明的雨》等)、品味生活(《故乡的食物》、《泡茶馆》等)。[2]这些题材在其他散文中也寻常可见,这说明汪曾祺的散文风格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散文的影响,而他散文中的独特之处则体现了其人生观和价值追求。在散文集中主要描写对象有饮食民俗、自然风物、历史古迹等。文章通俗却不庸俗,反而透出一股清新脱俗的味道,文人雅士的士大夫之气荡漾在作品中,这正是汪曾祺散文的独特魅力。能够敏锐的捕捉到生活中的诗意和美感,抓住一瞬间的灵感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也许就是作家与常人最大的不同之处。 文章《昆明的雨》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三卷。题目虽然是昆明的雨,文中却并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之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娓娓道来。肥硕的仙人掌,种类繁多的菌子,黑红黑红的火炭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与友人的雨中小酌都是记忆中的一部分。文章信笔拈来,无拘无束,看似有些,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怀念。作者如此细致的记忆,若没有一份浓情蕴含其中又如何会回忆的如此清晰,分毫不差?虽然感情浓烈张扬,但文字中却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情味。

文中第一句提到宁坤要我给他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3]熟悉汪曾祺作品的读者不难发现,宁坤是作者在西南联大时的同学。西南联大在汪曾祺人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与妻子的邂逅,挚友的相知,恩师的相遇都发生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如此看来,文章看似简单随意的第一句已然为下文写作奠定了感情基调。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4]浓绿的仙人掌,在经过雨季之后,吸收了充足的水分而显得过分丰满,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5]炽红的火炭梅,如兵乓球一样大,颜色是黑红黑红的;缅桂花密密的叶子与印象中家乡的花相比更多了一分生命力,叶子似乎把整个屋子都映绿了。院子里的木香花也爬在架上,把院子遮的严严实实。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平铺直叙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细枝末节。红色、黑色,绿色,黄色,强烈的色彩冲突中也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0746b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