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摘抄散文

2022-05-31 02:0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汪曾祺摘抄散文》,欢迎阅读!
汪曾祺,摘抄,散文

汪曾祺摘抄散文

汪曾祺

,19203月一19975月,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以短篇小说

和散文

闻名。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汪曾祺摘抄散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汪曾祺摘抄散文:宋朝人的吃喝

唐宋人似乎不怎么讲究大吃大喝。杜甫

的《丽人行》里列叙了一些珍馐,但多系夸张想象之辞。五代顾闳中所绘《韩 熙载夜宴图》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四个高足的浅碗,四个小 碟子。有一碗是白色的圆球形的东西,有点像外面滚了米粒的蓑衣丸子。 有一碗 颜色是鲜红的,很惹眼,用放大镜细看,不过是几个带蒂的柿子!其余的看不清 是什么。苏东坡是个有名的馋人,但他爱吃的好像只是猪肉。他称赞“黄州好猪 肉”,但还是“富者不解吃,贫者不解煮”。他爱吃猪头,也不过是煮得稀烂, 最后浇一勺杏酪。一一杏酪想必是酸里咕叽的,可以解腻。有人“忽出新意”以 山羊肉为玉糁羹,他觉得好吃得不得了。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大概只是山羊肉加 碎米煮成的糊糊罢了。当然,想象起来也不难吃。

宋朝人的吃喝好像比较简单而清淡。 连有皇帝参加的御宴也并不丰盛。御宴 有定制,每一盏酒都要有歌舞杂技,似乎这是主要的,吃喝在其次。幽兰居士《东 京梦华录》载《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使臣诸卿只是“每分列环饼、油 饼、枣塔为看盘,次列果子。惟大辽加之猪羊鸡鹅兔连骨熟肉为看盘,皆以小绳 束之。又生葱韭蒜醋各一碟。三五人共列浆水一桶,立杓数枚”。“看盘”只是 摆样子的,不能吃的。“凡御宴至第三盏,方有下酒肉、咸豉、爆肉、双下鸵峰 角子。”第四盏下酒是子骨头、索粉、白肉胡饼;第五盏是群仙、天花饼、太平 毕罗、干饭、缕肉羹、莲花肉饼;第六盏假圆鱼、密浮酥捺花;第七盏排炊羊、 胡饼、炙金肠;第八盏假沙鱼、独下馒头、肚羹;第九盏水饭、簇下饭。如此而 已。

宋朝市面上的吃食似乎很便宜。《东京梦华录》云:“吾辈入店,则用一等 玻璃浅碗,谓之‘碧碗’,亦谓之‘造羹’,菜蔬精细,谓之’造’,每碗十文。” 《会仙楼》条载:“止两人对坐饮酒即银近百两矣。”初看吓人一跳。细看, 这是指餐具的价值一一宋人餐具多用银。

几乎所有记两宋风俗的书无不记“市食”。钱塘吴自牧《梦粱录》 《分茶酒 店》最


为详备。宋朝的肴馔好像多是“快餐”, 是现成的。中国古代人流行吃羹。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不说是洗手炒肉丝。 《水浒传》林冲的徒弟说自 己“安排得好菜蔬, 端整得好汁水”, “汁水”也就是羹。《东京梦华录》云“旧 只用匙今皆用筋矣”,可见本都是可喝的汤水。其次是各种菜,鸡、鸭、鹅。再 次是半干的肉脯和全干的肉。 几本书里都提到“影戏”, 我觉得这就是四川的灯 影牛肉一类的东西。炒菜也有,如炒蟹,但极少。

宋朝人饮酒和后来有些不同的,是总要有些鲜果干果,如柑、梨、蔗、柿, 炒栗子、新银杏,以及莴苣、“姜油多”之类的菜蔬和玛瑙饧、泽州饧之类的糖 稀。《水浒传》所谓“铺下果子按酒”,即指此类东西。

宋朝的面食品类甚多。 我们现在叫做主食, 宋人却叫“从食”。 面食主要是 饼。《水浒》动辄说“回些面来打饼”。饼有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锅、 新样满麻……《东京梦华录》载武成王庙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 五十余炉。五十几个炉子一起烙饼,真是好家伙 !

遍检《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 《武林旧事》,都没有发现宋朝人吃海参、鱼翅、燕窝的记载。吃这种滋补性的 高蛋白的海味,大概从明朝才开始。这大概和明朝人的纵欲有关系,记得鲁迅

好像曾经说过。

宋朝人好像实行的是“分食制”。 《东京梦华录》 云“用一等玻璃浅碗…… 每碗十文”,可证。 《韩熙载夜宴图》上画的也是各人一份,不像后来大家合坐 一桌,大盘大碗,筷子勺子一起来。这一点是颇合卫生的,因不易传染肝炎。

汪曾祺摘抄散文:腊梅花

“雪花、冰花、腊梅花……”我的小孙女这一阵老是唱这首儿歌。其实她没 有见过真的腊梅花,只是从我画的画上见过。

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东南之有腊梅,盖自近时始。余为儿童时,犹未 之见。元祐间,鲁直诸公方有诗, 前此未尝有赋此诗者。 政和间,李端叔在姑溪, 元夕见之僧舍中,尝作两绝,其后篇云:‘程氏园当尺五天,千金争赏凭朱栏。 莫因今日家家有,便作寻常两等看。'观端叔此诗,可以知前日之未尝有也。” 看他的意思,腊梅是从北方传到南方去的。但是据我的印象,现在倒是南方多, 北方少见,尤其难见到长成大树的。 我在颐和园藻鉴堂见过一棵, 种在大花盆里, 放在楼梯拐角处。因为不是开花的时候,绿叶披纷,没有人注意。和我一起住在 藻鉴堂的几个搞剧本

的同志,都不认识这是什么。

我的家乡有腊梅花的人家不少。 我家的后园有四棵很大的腊梅。 这四棵腊梅, 我记事的时候, 就已经是那样大了。 很可能是我的曾祖父在世的时候种的。 样大的腊梅, 我以后在别处没有见过。 主干有汤碗口粗细, 并排种在一个砖砌的 花台上。这四棵腊梅的花心是紫褐色的,按说这是名种,即所谓“檀心磬口”。 腊梅有两种,一种是檀心的,一种是白心的。我的家乡偏重白心的,美其名曰“冰


腊梅”,而将檀心的贬为“狗心腊梅”。腊梅和狗有什么关系呢?真是毫无 道理!因为它是狗心的,我们也就不大看得起它。

不过凭良心说,腊梅是很好看的。其特点是花极多,一一这也是我们不太珍 惜它的原因。物稀则贵,这样多的花,就没有什么稀罕了。每个枝条上都是花, 无一空枝。而且长得很密,一朵挨着一朵,挤成了一串。这样大的四棵大腊梅, 满树繁花,黄灿灿地吐向冬日的晴空,那样地热热闹闹,而又那样地安安静静, 实在是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不过我们已经司空见惯,每年都有一回。

每年腊月,我们都要折腊梅花。上树是我的事。腊梅木质疏松,枝条脆弱, 上树是有点危险的。不过腊梅多枝杈,便于登踏,而且我年幼身轻,正是“一日 上树能千回”的时候,从来也没有掉下来过。我的姐姐在下面指点着:“这枝, 这枝! 哎,对了,对了!”我们要的是横斜旁出的几枝,这样的不蠢;要的 是几朵半开,多数是骨朵的,这样可以在瓷瓶里养好几天一一如果是全开的, 天就谢了。

下雪了,过年了。大年初一,我早早就起来,到后园选摘几枝全是骨朵的腊 梅,把骨朵都剥下来,用极细的铜丝一一这种铜丝是穿珠花用的,就叫做“花丝”, 把这些骨朵穿成插鬓的花。我们县北门的城门口有一家穿珠花的铺子, 我放学回 家路过,总要钻进去看几个女工怎样穿珠花, 我就用她们的办法穿成各式各样的 腊梅珠花。我在这些腊梅珠子花当中嵌了几粒天竺果,一一我家后园的一角有一 棵天竺。黄腊梅、红天竺,我到现在还很得意:那是真很好看的。我把这些腊梅 珠花送给我的祖母,送给大伯母,送给我的继母。她们梳了头,就插戴起来。然 后,互相拜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e723c1b2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