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教育随笔】婴班 《我不和你玩了》

2023-02-01 18:3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等奖教育随笔】婴班 《我不和你玩了》》,欢迎阅读!
二等奖,不和,随笔,教育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教育笔记

参赛作品名称 《我不和你玩了》 教学领域



年龄段/

“我不和你玩了”

两个小朋友透过藤床的缝隙说说笑笑,正当我沉浸在这样美好中,小果果的哭声唤醒了我,我赶忙过去:“怎么啦?果果。”小果果说:“手压着了。”我拿起小手仔细看,发现有两颗深深地牙印。由于小果果年龄小,表达不详细、全面,我把头转向大果果,问:“果果怎么了?”大果果说:“我咬她了呀。”语气十分的骄傲,我说:“果果,怎么能咬小朋友呢?这样小朋友会疼啊。”大果果听了我的话,生气的说:“哼,我不和你玩了。”

桌面游戏,果果把玩具抱在自己的怀里,说:“我的玩具,我的玩具。”我悄悄提醒:“大家一起玩玩具真开心。”果果听了,说:“我不要。”我正想和果果好好聊聊,果果就说:“哼,我不要和你玩了。”

果果其实是一个很追求完美的孩子,但性格稍微有些急。衣服脱不下来时,她会生气大叫;不管多热,扣子必须要扣好;坐小椅子时,小朋友不小心挨着她的衣服,她马上推开小朋友,当老师试着和她谈谈,她就更不开心了。其实果果就是到了3岁秩序敏感期,对事

教育笔记

物事件要求完美,这本是孩子正常的过渡期,但果果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意见带有防备和敌意,这便是我们要去了解、分析、引导的。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与妈妈交流,我们知道果果在家并没有打人的现象,但在犯错家人给予引导时,果果也会生气的说:

“我不和你玩了。”但家人选择忽视,于是果果将此变为一种习惯。

婴班

对于果果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果果,学会站在果果的角度让果果接受我们的好意。平时多与果果沟通交流,了解果果本身对于发生事件的想法和态度,用站在果果的角度告诉果果:“我也觉得你的想法没错,但其实我知道一个更好的办法,如果这样我想小朋友肯定更喜欢你了,那就太好了。你觉得呢?”既然果果有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一些小脾气,那就让果果自己来发现和解决,用反问的方式让果果参与意见,自己决定接受还是不接受,会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当然也可以用一些辅助的方法强化幼儿正确接受意见的观念,比如小故事、分组活动、操作活动上,多观察幼儿,及时表扬幼儿,引导同伴和果果互动。另外,家长的引导应与教师大同小异,让孩子认为这是一种大众感觉,我可以得到认可,而不是扰乱孩子的想法,让她自己也不知道




听谁的。

都说“三岁看大……”,孩子性格的形成受遗传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孩子性本善,若因为我们的忽视让孩子将不好的习惯变成一种性格和习惯,我们如何面对我们声称爱孩子的教育和责任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de886694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