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

2022-09-23 07:1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欢迎阅读!
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

作者:郑晓青

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18年第09

学生审题能力是考试答题的前提和关键。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对症下药、讲究方法、学以致用等方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科学的审题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审题能力是一种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理解能力,指学生在解题之前,通过阅读材料,提取、筛选出有效信息,并联想到有效信息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从中确定答案要点的一种解题方式,是一种综合了信息获取、分析、处理的能力。 审题能力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课堂教学脱离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的思想品德中考试卷还是道德与法治试卷,均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试题重视价值导向,总是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重视思维方法与探究性问题的考查,对考生解读信息能力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均有一定要求。作为学科课程,如何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审题能力培养不够重视,把课堂看成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常演独角戏,忽视了学生阅读思考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解题方法技巧的点拨指导。另一方面在解题中教师包办代替,灌输答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从而学生形成依赖,失去了审题能力、分析问题的锻炼,造成了学生失去思考的积极性和习惯。课堂教学并未真正提升学生的能力目标。

学生考试答题中呈现审题能力弱的现象 一是对材料的阅读理解不到位,不能对题目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读材料时眼睛一扫而过,缺少耐心、细心,不能有效抓住材料、设问中的重点句和关键词进行分析。二是在读懂材料、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不能做到多角度思考组织答案,答案单一、要点不全。三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问题不能作具体的分析,思维缺乏广度、深度。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基本策略

需要对症下药 答题的首要步骤就是审题,迅速、准确地读懂题意是正确解题的基础。要想提高学生审题的正确率,就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师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应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急于求成,要考虑学生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能力等。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既要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忽视学生解题读题能力的培养。

需要讲究方法 第一,认真读题、审清题意。解题的第一步骤先读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材料及设问要求,通过读题了解试题要考查的内容、范围,需要什么解题技巧等。从材料的文字中分析答案,围绕材料答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3760d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