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五年级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绘画中的透视

2022-12-21 10:0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美术人美五年级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绘画中的透视》,欢迎阅读!
绘画,透视,人美,上册,现象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透视,以及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能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观察和分析等方法,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建构出绘画中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抓拍了一张照片,大家站的很整齐,第一张照片是从正面拍摄的,第二张是从侧面拍摄的,对比一下这两张照片,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第一张照片中第一排的同学们身高基本上是相同的,而第二张照片中后面的却变矮了,这是为什么?引出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规律 (一)透视的概念

1.出示霍贝玛的油画作品《村道》,霍贝玛运用透视现象描绘了一条乡间小路,小路两旁矗立着细而高的树木,大家仔细观察近处和远处的树木一样吗?有哪些不同?远处的树木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欣赏并回答:这张画构图独特,画面中乡间小路两旁的树木由近及远,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远方,形象地再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作品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甜美、洋溢着明朗而宁静的乐观情绪。

2.教师追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路灯、铁轨等

(二)视平线

1.出示北京颐和园长廊图片,同学们尝试把颐和园长廊柱子的顶端与底端连起来看看有什么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柱子由近及远越来越短小,最后消失于一点,这个点就是消失点。通过消失点并与眼睛平行的水平线就是视平线,平视时,视平线与地平线重合。 2.引导学生欣赏霍贝玛的《村道》,并提出问题:这幅作品中同样隐藏着消失点和视平线,你能找到它们吗?尝试着画一画。




环节三:实践练习,运用透视

1.提出问题:画透视的场景时,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呢? ①能够有目的地安排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位置; ②能够运用透视现象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

2.艺术实践:运用透视知识,创作一幅有透视现象的风景画。

环节四:展示评价,小结作业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从透视的规律出发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看一看,同学们的作品是如何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

2.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视平线和消失点,并运用透视现象成功地表现了一幅风景画。透视现象可以表现室外风景,也可以表现室内空间,以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四、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72a67b0a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