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典故之《董遇三余读书》

2022-08-03 05:0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弟子规典故之《董遇三余读书》》,欢迎阅读!
子规,典故,读书,董遇三

董遇巧用三余(有余力则学文)



董遇三余读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

间。董遇,字季直。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靠朋友将军段煨。董遇和哥哥收集捡拾野稻子卖钱维持生计,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儒家的书籍,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诵读,他哥哥嘲笑他,但董遇还是依旧读书。 原文

()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董遇三余读书 编辑 当以“三余" 以:用

讷(ne四声):口齿不流利。性质讷:秉性纯朴而不善言辞。

采稆负贩:稆:一种自生的谷物。负,背。贩,卖。这里的意思就是采集谷物背去卖


掉。 岁:年。 其义自见的见:

“见”不读“jiàn”而读"xiàn". 通假字,“见”通“现”,整个句子的翻译是(文章或书中的)意思自然而然就会体现出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遇善治《老子》的治:遇善治《老子》的治...遇:董遇。善:善于、喜欢(这里指对……有研究)。治:学习。董遇善于学习《老子》。

或问“三余”之意的或:或问“三余”之意的或...或问三余之意的或“或”是(有的 )。 句子翻译:

1.苦渴无日:(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冬天,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晚上,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是临时的空闲时间。 译文/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季中便投靠朋友段煨。(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不改变。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又擅长《春秋左氏传》,更写成了《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

《董遇三余读书》小故事

有人问“三余”是什么意思?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晚上,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是临时的空闲时间。

时间: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


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历史名人16个读书法其一

理解/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三余读书》 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为了启发人们的自觉性,用意是要要求别人反复诵读的时候,用心思考,达到其义自见。

启发/董遇三余读书

读书要认真,达到其义自现。并且要把握时间,珍惜时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024ed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