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进入白热化 瑞幸咖啡与星巴克开战

2022-11-18 13:1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竞争进入白热化 瑞幸咖啡与星巴克开战》,欢迎阅读!
巴克,白热化,开战,竞争,咖啡

竞争进入白热化 瑞幸咖啡与星巴克开战

作者:郭诗卉 赵超越

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11



咖啡界的“新生军”与“老牌劲旅”竞争再度升级。515日,瑞幸咖啡发布致星巴克公开信,直指对方涉嫌垄断。瑞幸咖啡认为,星巴克与很多物业签订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条款,并要求供应商站队等行为已经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违反《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瑞幸咖啡拟向有关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对此,星巴克旋即回应,无意参与其他品牌的市场炒作。

双方都言之凿凿,外界则看法不一,有观点认为瑞幸咖啡借碰瓷星巴克炒作,也有人直指行业垄断黑幕应被揭露。但不管此次事件背后的“初衷”为何,都显示出国内咖啡市场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

大战白热化 瑞幸宣战星巴克

瑞幸咖啡公开信显示,公司在发展中得到很多物业反馈,前期已与星巴克签订了排他性租赁合同,虽然还有闲置铺位,但也无法租赁给瑞幸咖啡。排他对象包括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数十家咖啡连锁品牌,还包括咖啡占营业收入30%以上的店铺,甚至名称与“咖啡”字样相关的任何商家。同时,瑞幸咖啡的供应商与星巴克有重合,瑞幸咖啡称接到多家机器设备、包装包材、食品原料等供应商的消息,星巴克要求供应商站队并停止向瑞幸咖啡继续供货。

瑞幸咖啡表示,星巴克进入中国近20年来,在教育中国咖啡市场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贡献,已占据中国连锁咖啡市场50%以上的份额。但上述垄断的做法影响了瑞幸咖啡的正常经营,也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阻碍了中国咖啡行业的发展,希望星巴克能够尽快解除合同中排他性条款,立即停止向瑞幸咖啡供应商施压。

瑞幸咖啡委托律师、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中圣也称,根据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的统计数据,2016年和2017年两个最近的年度里,星巴克在中国咖啡馆服务的市场份额分别是57.5%58.6%;在连锁咖啡馆服务的市场中,其份额更是高达78.8%80.7%;门店数量分别占连锁咖啡馆总数的58.6%61%;交易总笔数分别占连锁咖啡馆服务市场的71.4%73.3%。按照《反垄断法》第十九条规定,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达到1/2,可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而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会被法律赋予更多的义务。《反垄断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与交易相对人订立排他性的“独家购买”协议;第十七条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不得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自己进行交易。

李中圣认为,按照《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星巴克以“店铺租约”的格式合同,明令排除其他同业竞争者进驻其排斥区域正当经营,属于排他性的“独家购买”行为,涉嫌订立纵向非价格垄断协议。按照《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星巴克与交易相对人的排他性约定,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星巴克进行交易,也同样涉嫌构成《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对此,瑞幸咖啡今后会继续与潜在的店铺出租业主、原材料供应商等密切合作,搜集星巴克涉嫌垄断行为的证据,并基于新的事实,适时行使诉权和请求权。

针对瑞幸咖啡的指责,星巴克做了如下回应——中国咖啡市场体量巨大,竞争充分,发展迅速。深耕中国近20年,星巴克有幸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咖啡市场的培育和壮大,与众多业界伙伴共同发展建立了长期合作,与45000名员工伙伴并肩努力建立了彼此信任。我们始终共同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每人每杯每个社区”的优质星巴克体验。我们无意参与其他品牌的市场炒作。我们欢迎有序竞争,彼此促进,不断创新,持续提升品质和服务,为中国消费者创造真正的价值。




为争市场 双方多次交锋

记者梳理发现,在瑞幸咖啡和星巴克的相关消息中,双方在价格、挖脚员工、咖啡大师选择等方面都形成竞争。作为一家2017年底才创立的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半年来开店速度可谓疯狂。该公司在近半年的试营业期间,累计完成订单约300万单、销售咖啡约500万杯,服务用户超过130万。截至目前约3个月的时间内,品牌完成全国13个主要城市525家门店的布局,整体开店速度惊人。而据瑞幸咖啡内部员工提供的北京市场数据显示,该品牌在北京已有约40家传统门店、35家左右外卖门店,加上装修中的门店已超过100家。

从瑞幸咖啡选址来看,门店选址多在商业区、CBD等人流密集区域。并且在试营业期间,瑞幸咖啡通过App咖啡钱包购买饮品券,可享受“买21”、“买55”等优惠,再加上“大师出品”、“顺丰配送”以及聘请汤唯、张震两位明星代言的方式,短时间迅速抢占大众咖啡市场。一位消费者晒出的咖啡订单显示,当日购买了抹茶拿铁、拿铁和卡布奇诺共8杯瑞幸咖啡,通过使用咖啡钱包内的优惠券共抵扣了192元,原价195元的咖啡实付仅为3元,如此高的优惠力度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尝试。

而瑞幸咖啡这种“烧钱”换市场的模式也搅动了多方神经。星巴克中国区CEO王静瑛近期对媒体透露将推外卖服务,未来星巴克全国3000多家门店都将承担外卖站点的角色。此外,瑞幸咖啡虽有WBC冠军坐镇,但上一年度的WBC冠军在今年初也参与了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厂的开业培训,双方在资源上形成对峙。

在员工方面,不久前,有接近两家公司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瑞幸咖啡大约已挖了星巴克北京市场约1/7的员工,部分高端手冲咖啡门店甚至挖走了近1/4的员工。该业内人士透露,瑞幸咖啡招募对象为中高层管理人员,给出的部分岗位工资超出星巴克同岗位3倍以上。不过对此,星巴克相关负责人称并不属实。

伸冤or炒作 行业将迎规范发展

针对此次瑞幸的公开信,业内普遍认为,不论孰是孰非,都显示出国内咖啡市场激战日趋激烈。上海咖啡协会副会长王振东告诉记者,国内咖啡行业仍然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星巴克确实占据优势地位,但起步较晚的瑞幸势头强劲,在资本的推动下快速布局市场,以开辟“互联网咖啡细分市场”,抢占星巴克迟迟不进入的咖啡外卖市场。

据《2017-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咖啡消费平均增速只有2%,而中国的咖啡消费量每年增长幅度在15%-20%,中国已成为世界咖啡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目前来看星巴克稳居市场第一,但疯狂扩张的瑞幸咖啡同样不可小觑。

中国食品产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不论星巴克是否垄断,此次瑞幸咖啡的发布会都是一种借事营销的方式,借此维持高热度。“此次瑞幸有一定引导舆论和炒作之嫌,它和星巴克的问题可以通过发函给星巴克公司沟通。当然,如果星巴克情况属实,瑞幸公司有权申请启动反垄断调查和诉讼,对星巴克签署排他性租赁条款提出质疑,甚至星巴克还可以构成《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中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来让法院认定星巴克签署排他性租赁条款为无效条款。”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尹晨分析称。

在资深维权律师郝俊波看来,涉嫌垄断的案件大多在于价格垄断、价格共谋等方面,此类的垄断案件较少。目前来看星巴克确实存在垄断嫌疑,但需要进一步确认。该事件的发生不失为一个好的案例,能够对行业规范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也能给消费者更多消费选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291eaabc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