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2023-02-26 02:3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欢迎阅读!
生物教学,思维,高中,应用,研究

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摘要:思维导图的应用是近年来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新型教学工具,它对于知识点多、各板块内容之间关联性强的高中生物学科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学价值。本研究在分析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使用意义及主要形式的基础上,探究了其应用于高中生物的主要途径,以期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应用;途径 一、高中生物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一)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与反思

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对所讲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使内容呈现一目了然,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反思的得力助手。首先,高中生物知识复杂琐碎,且不同知识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使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设计,有助于将授课思路变得更有条理、易于修改,简化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将某一课的教学内容清晰完整的呈现在教学设计中,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例如,在备课《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生长素的发现、产生、运输、分布以及调节过程统一整理,这样对每课时的授课内容都有总体把握。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也可以利用起思维导图,快速简洁的记录关键词和有效内容,避免传统教学反思或随笔字数多、工作量大等缺点,课堂教学的优势及不足也能一目了然,教师若产生新想法或做相应改进也可及时在图中标注,简便快捷。 (二)明确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兴趣

思维导图最大的特点及优势,即是把繁琐复杂的内容以清晰、简洁、明了的图表形式呈现出来,明确并增强内容之间的结构性和联系。对于涉及范围广、内容繁多复杂的生物学科来讲,需要记忆理解的知识较多、较为琐碎,学生在高中较强的学习压力下极易遗漏某些知识,难以整体把握不同板块知识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使用思维导图一方面使知识呈现方式更为直观,打破常规的以表格和课时进行总结分类知识的形式,学生边画思维导图边整理总结也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改变导入方式和总结方式,能提高生物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绘制并使用思维导图,有助于他们快速梳理各板块内容,加速生物知识的内化。学生从记忆到绘制,再到对比、修改的整个过程,是对知识的记忆、再现和巩固的重要环节,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中生物教学常用的思维导图形式 (一)课时内容的教学导图

教师为了明确某一课时教学主要内容及课时间的相互联系,往往会制作关于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思维导图,这适合在上课之初或和课后总结时使用。这种导图的制作要突出该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并结合教学大纲和主要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备课、预习和复习时快速掌握该课时的知识点,对于构建章节思维导图具有辅助作用。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绘制思维导图来总结不同激素的调节作用和实现途径,将人体的内分泌腺产生的主要激素及其作用器官明确标出,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本节课重难点,同时对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明确。 (二)章节单元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关于全部章节或单元教学内容所制定的思维导图是在学期初末、章节初末进行备课和总结时绘制,有助于教师系统安排学期教学任务和课时,划分各章节的关键


知识点,这为学期伊始教师进行课时分配和每章节重难点的把握指名方向。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复习,巩固某一单元的主要知识内容,学生通过填写和自行绘制思维导图,按课时或按知识间的结构自行回忆主要知识点,从而对所学内容进行查漏补缺,是一种快速总结并检查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 (三)学生自行设计绘制的思维导图

教师为学生示范指导后,学生便可初步掌握设计绘制思维导图的规律和方法,此时教师便可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绘制关于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思维导图。学生设计与绘制的过程,即是把知识再现、重组和内化的过程,期间他们还可以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联系不同知识板块和内容创作出各种各样的知识导图、框架结构。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初步掌握该科室的主要内容,并形成总体印象;在讲课过程中,要求学生逐步完善并纠正所设计的思维导图,将自己的理解与收获补充上去,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其次,教师选出学生绘制清晰、优秀的思维导图作为分享,在课上邀请学生演示导图的制作方法及主要思路,为其他同学提供参考和范例,也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有一定激励作用。

三、高中生物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主要途径 (一)建构整体知识体系,辅助学生整体把握

高中生物知识具有连贯性与层次性,总体知识呈现循序渐进的特点,而学生学习主要通过各章节各课时来完成,因此零散的章节与课时知识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对各模块生物知识与内容有总体把握,也能明确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性。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设计与使用思维导图来联系起各课时各章之间的知识点,推动学生把不同板块知识进行整合和重新建构,便于查漏补缺,也为复习提供良好参照依据。例如,在学习《种群和群落》这一章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制作各课时关于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以及群落结构和演替的思维导图,将四个课时归纳整理后学生便对这一章各部分内容有了清晰明确的掌握,这也为下一章《生态系统结构》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学习完各章节后能够快速将有关联性的章节和单元联系起来,便于复习时从整体入手,触类旁通,建构起一个整体高中生物知识体系。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生物学习和记笔记的方式,常见的生物课堂即是教师讲解、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出重难点内容,一堂课下来生物课本上的笔记繁多杂乱,学生甚至不知该从哪方面开始记忆,记忆后也零散杂碎,在脑海中难以建构起整个知识体系。使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知识梳理建构之后,学生还能在上面明确标注出自己的疑惑点,并将各课时各章节内容进行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学生在自主设计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类型创建知识树,学生在设计颜色线条搭配和绘制图案的过程,也是开发思维能力的过程。 (三)借助思维导图优化实验教学与讨论

在实验记录和课堂讨论过程中,也可利用思维导图快速记录过程和关键点,学生们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和操作,利用思维导图及时记录创新点、误差点,不仅效率高,也避免了课堂秩序混乱、学生角色分配不明等现象。例如就某一遗传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时,组长可分配组员角色与任务,使用思维导图快速记下每位同学发言关键词,以及同学们之间的争执点和创新点,整个讨论过程及结果便一目了然,在进行汇报时也能有条理清晰的向大家介绍组内讨论情况。对于问题的焦点,同


学们也可以再进行深入讨论,并及时向老师求助。 结语

总之,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高中生物教师简化教学设计与反思过程,并且明确生物知识的架构和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在使用思维导图这个辅助工具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建构知识框架,发挥自身创造能力,优化学习方式与讨论记录方式,促使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发挥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有文.MindManager 思维导图软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2019(28):75-76.

[2]张鹏举.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18):83. [3]高雪梅.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9(06):6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4602d5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