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学一些理论

2023-02-03 17:2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情心理学一些理论》,欢迎阅读!
心理学,理论,一些,爱情

爱情心理学一些理论

爱情的现像可以去理解、可以去描写、可以去解释、可以去研究…但爱情的美只能在感动中得以体会,那是一个充满了想象与超脱现实的生命经验。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那样的去爱另一个人在心理学的眼中,有着各式各样的爱情理论,主要有两类范畴:社会的和人格的。以下是心理学上常见的爱情理论,在这里我们先介绍社会心理学家的爱情理论。

爱情态度理论

Rubin1970)开始将爱情定义成对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之后,使得爱情得以并入人际吸引之社会心理学主流内,并能使用一般测量方法研究爱情。

他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他从文艺著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之文献资料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经过项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lovescale)和喜欢量表(likingscale)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的差别,而其爱情量表中包含三种成份∶

1.亲和和依赖需求。 2.欲帮助对方的倾向。 3.排他性与独占性。 Lee的爱情观类型理论

加拿大社会学JohnAlanLee1973)经由文献收集及调查访谈两阶段的研究,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形态∶

情欲之爱eros游戏之爱ludus友谊之爱storge依附之爱mania现实之爱(pragama)及利他之爱(agape

所谓的“情欲之爱”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并且是罗曼蒂克、激情的爱情; 游戏之爱:视爱情视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并不会将真实的情感投入,常更换对象,且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友谊之爱:是指如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稳定的爱 依附之爱者对于情感的需求非常大

现实之爱者则是会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以期让自己的酬赏增加且减少付出


的成本的爱情;

利他之爱者则带着一种牺牲、奉献的态度,追求爱情且不求对方回报。 承接Rubin将爱情视为态度的方向,有些研究者编制爱情态度量表来验证Lee的爱情类型理论,研究结果发现的确有六个向度,因此验证了Lee的理论。此量表有六个分量表,分别代表不同的爱情类型,每个分量表各有七题,总共有四十二题,采五点量表的反应方式回答对各陈述句的同意程度。日后,大多研究都以此量表为测量工具,也受到多位学者的认可。

爱情成份理论

除了上述Rubin发展的爱情量表中将爱情成份分成三类之外,Sternberg1986)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theoryoflove)是目前最重要且令人熟知的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三种成份: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承诺(mitment)

所谓的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于爱情的情感成份;

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机驱力,属于爱情的动机成份;

而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份,短期的部份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份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于爱情的认知成份。

随着认识的时间增加及相处方式的改变,上述的三种成份将有所改变,爱情的三角形会因其中所组成元素的增减,其形状与大小也会跟着改变。三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的质与量,面积愈大,据Sternberg1986)的说法:“三角形越大,爱情就越丰富。 Sternberg(1986)进一步提出:在三种成份下有八种不同的爱情关系组合,分别为:

1.喜欢∶只包括亲密部份; 2.迷恋∶只存在激情成份; 3.空爱∶只有承诺的成份; 4.浪漫之爱∶结合了亲密与激情; 5.友谊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769206be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